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著名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维尼奥拉设计的罗马耶稣会教堂是由手法主义向巴洛克风格过渡的代表作,也有人称之为第一座巴洛克建筑。手法主义是16世纪晚期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其主要特点是追求怪异和不寻常的效果,如以变形和不协调的方式表现空间,以夸张的细长比例表现人物等。建筑史中则用以指1530~1600...
无论是古典气息还是现代时尚,巴洛克设计均透露出非同一般的奢华品味。 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来表现自由的思想和营造神秘的气氛。 什么是巴洛克风格? 巴洛克(Baroque)一...
巴洛克艺术是对意大利风格主义的对抗,是16世纪后半期遭到严重摧残的古典艺术概念和形式的复活,是18世纪推崇古典主义艺术理论家对于17世纪这一艺术风格的贬称,用以区别17世纪不同于盛期文艺复兴的一种艺术。巴洛克艺术具有浓重的宗教倾向,作品充满着激情,风格华丽,带有享乐主义情调,为欧洲艺术史...
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6世纪下半期,与文艺复兴一样,最早也产生于意大利,由于它明显不同于文艺复兴的古典主义特征,因此被宗教所利用,成为反宗教改革的一种艺术途径,造成巴洛克艺术不得不依附于教会,对权力和精神正统加以讴歌,代替宗教去迷惑民众和征服人心,使得许多巴洛克风格的艺术作品都能反映出当时教会所采取的宣传...
“巴洛克”原是葡萄牙语“Baroque”,意为珠宝商人用来描述珍珠表面光滑、圆润、凹凸不平、扭曲的特征。追求动感,夸张尺度,形成了一种极富强烈、奇特的男性化装饰风格。而与随后的“洛可可”的女性化的细腻娇艳风格相对应。在路易十四时期(法国巴洛克),人们将椅子的靠背,座位面改为用纺织品包裹,里面充填上柔软的...
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感,喜好富丽的装饰、雕刻和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来表现自由的思想和营造神秘的气氛。风格概述 名称由来 巴洛克(Baroque)此字源于西班牙语及葡萄牙语的“变形的珍珠”(—barroco)。作为形容词...
巴洛克风格时装设计解析 1风格 巴洛克过于追求形式美感和装饰效果。充满梦幻般的华贵、艳丽以及过于装饰性的奢华、浮夸。 2造型 突出强调女性女性自然曲线,更显凸显对比强烈的细腰和宽大的裙摆。常见廓型有X形、A形、酒瓶形等。 3款式 讲究强烈对比效果,表现服装各部位的长短、分割面积的大小...
第一,从空间上看,巴洛克风格的基本特征在于占统治地位的中心,无限延伸动感以及极具说服力的造型力量。手法主义利用空间内力和外力的相互作用,而进行了戏剧化尝试,这种尝试在巴洛克建筑中得到完全体现。第二,巴洛克建筑世界可以比作一个大剧院。在这里,戏剧性处理手法是多样的,艺术头像和空间构造成为两种积极的尝试...
需要强调的是,17世纪晚期18世纪早期,沙皇俄国有两种不同的巴洛克风格:一种是在圣彼得堡流行的彼得大帝巴洛克;另一种是纳里什金巴洛克或莫斯科巴洛克。粗略地来说,前者包含更多西欧巴洛克建筑风格的元素,而莫斯科巴洛克则保留了更多拜占庭—东正教的建筑传统。彼得大帝巴洛克的一个典型是彼得宫,它又被称为俄国的凡尔赛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