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巴戟天(去心)1两半,肉苁蓉(酒浸,去皴皮,切,焙)2两,牛膝(去苗,同苁蓉酒浸)1两,山芋1两,杜仲(去粗皮,炙,锉)1两半,续断1两,蛇床子1两,菟丝子(酒浸,焙,别捣)1两1分,白茯苓(去黑皮)1两,山茱萸1两1分,五味子1两1分,远志(去心)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
制法上为末,入研了药令匀,以羊肾3对,切去筋膜,好酒3升,熬令稠烂,研和诸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下元虚惫,脐腹疼痛,小便滑数,颜色萎黄,手足常冷,饮食无味,四肢少力。 用法用量每日服30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九十八 《圣惠》卷九十八:巴戟丸 ...
补肾巴戟丸,主治肾脏气虚,胸中短气,胸胁腰脚疼痛,志意不乐,视听不明,肌肉消瘦,体重无力。【来源】《圣惠》卷七。【组成】巴戟1两,石斛半两(去根,锤),鹿茸1两(去毛,涂酥炙微黄),当归3分(锉,微炒),白石英3分(细研,水飞过),石韦3分(去毛),石长生3分,桂心1两,天雄1两(炮裂...
《巴戟丸》出自《太平圣惠方》·卷九十八功用:壮元阳、补命火、益精血主治:下元(下焦)虚冷、颜色萎黄、肌肤羸弱、腰膝无力组成:巴戟、鹿茸、蛇床子、远志、薯蓣、熟地黄、山茱萸、附子、补骨脂、菟丝子粉、肉苁蓉、白茯苓、桂心、硫磺等重量:各一两服法:每服30丸,渐加增至49丸空心温酒服下中医辨证一人一方,请在...
巴戟丸--《圣济总录》卷一八六 【处方】巴戟天(去心)3分,黄耆(锉)1两,远志(去心)3分,牛膝(去根,酒浸,焙)3分,熟干地黄(焙)3分,山芋3分,桂(去粗皮)半两,五味子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猪肾1对(去脂膜,破开,纳蜀椒49粒,盐花少许拌匀,湿纸裹,煨熟,去椒,细研如糊,搜诸药)。
还有巴戟天、牛膝、五加皮、杜仲这些“猛将”,给你的筋骨加持,让你走路都带风!这药方可不是我拍脑袋想的,它可是有中医理论做支撑的。中医认为,“不通则痛”,风寒湿邪入侵人体,阻碍了气血运行,这才导致各种疼痛。巴戟丸的作用就是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把这些“拦路虎”赶走,让你的气血畅通无阻,跑得比...
巴戟丸的配方与功效 巴戟丸一般指的是巴戟补肾丸。巴戟补肾丸的主要成分包括巴戟肉、枸杞子、芡实、牛膝、山药(蒸晒)、当归、制何首乌、泽泻(盐水炒)、狗脊(去毛)、杜仲(盐水炒)、甘草(炙)、菟丝子(盐水炒)、党参、韭菜子、白术(蒸晒)、肉苁蓉(制)、天花粉、远志(甘草制)、熟地黄。巴戟补肾丸为黑褐色的小...
补肾巴戟丸 组成 巴戟一两、石斛(去根,锉)半两、鹿茸(去毛,涂酥炙微黄)一两、当归(锉,微炒)三分、白石英(细研,水飞过)三分、石韦(去毛)三分、石长生三分、桂心一两、天雄(炮裂,去皮脐)一两、远志(去心)三分、菟丝子(酒浸三宿,晒干)一两、白茯苓三分、钟乳...
巴戟丸的功能主治是肾脏虚寒,腰膝酸痛,阳痿尿频,不能饮食,面色无华,筋骨萎弱,起坐无力,膀胱虚冷,脐腹胀急;元气虚惫,面目黧黑,梦寐虚惊,眼流冷泪,耳作蝉鸣,腰胯沉重,百节酸痛,项筋紧急,背胛劳倦,阴虚盗汗,四肢无力;妇女子宫久冷,月脉不调,赤白带下;补肾强筋,祛风除痹;肾劳,腰脚酸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