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被清廷囚禁事件,巴夏礼因而成为知名人物。回到英国后,他被授为爵士。1864年,巴夏礼成为英国驻上海领事,1865年,巴夏礼接替阿礼国成为英国驻日公使。1883年,巴夏礼成为英国驻华公使。1885年3月22日,巴夏礼死于公使任上。巴夏礼学识有限,对中国和中国人又怀有极大恶意,作为外交官,他与中国交往中“强...
由此可以看出,在清廷无论是君还是臣,都已清醒地认识到,巴夏礼才是整个事件的主谋和推手。扣押巴夏礼的目的就是逼迫英法联军签订停战协议退兵。 但是事情的进展并没有按照他们的意思发展,英法联军以更为猛烈的炮火来回应清廷对巴夏礼的扣押。通州的战火再次燃起,并且清军节节败退,朝廷一些大臣极力主张杀了巴夏礼...
经证实,传言均为谣言,汉口居民重返家园。此后,贸易稳步发展,商业活动基本无碍,偶有掠夺者侵扰周边乡村,造成例外。太平军攻占黄州数日后,巴夏礼携商会代表团两名成员前往,期间他们搜集到了一些有关太平军的有趣信息。3月22日上午,巴夏礼等人乘英国炮艇到达黄州,上岸即遭太平军士兵围堵。士兵们或因好奇,从...
哈里·斯密·巴夏礼,1828年生于英格兰施他佛郡布洛克斯威奇(Bloxwich, Staffordshire, England)。父亲哈里·巴夏礼是一个工程师,还是帕克斯与奥特韦公司(Parkes, Otway & Co.)的创办人。他的母亲在他四岁时去世,次年,他的父亲亦于交通意外中身亡,使他成为了孤儿。住在伯明翰的、曾是海军军官的伯父收留了...
巴夏礼 最终,巴夏礼等一行共39人被清政府当场拿下,39人在牢中被折磨致死一大半。从事件表面上来看,可以说这件事是火烧圆明园的导火索,但实际上这种说法却是一种谬论。近些年来,网上大部分观点将圆明园的毁坏,归结于清政府的狂妄自大和腐败无能之上,显然这种历史观是较为偏颇的,也有失公允。想要细究英法...
陈玉成跟巴夏礼他们聊天时,能看出来太平天国的头儿们对外国人特别客气,他们想尽办法想跟外国人和好,就想得到外国人的好感。举个例子,陈玉成答应了巴夏礼在长江上航行的所有条件;再一个,因为英国商人都住在汉口,所以陈玉成在要不要攻打汉口这事儿上特别纠结。其实,1861年4月太平天国出的一条法令,最能说明...
这封信是英国专使额尔金的专职秘书巴夏礼写的。此人原本是英国驻广州领事,因“亚罗号事件”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在战局之中担任特使,结果被清朝政府扣押。 此时,面对兵临城下的英法联军,孱弱的天朝军队已经一溃再溃,连咸丰皇帝都仓惶逃出北京,去承德避难了,只留下自己27岁的弟弟恭亲王奕䜣担任“钦差便宜行事大...
清政府扣押作为谈判代表的巴夏礼使团,是近代中外战争史和外交史上非常罕见的事例。中国向来有“两国相交,不斩来使”的传统,巴夏礼等人作为谈判代表被扣押、折磨致死多人,不能不说是清政府的失误。在当时明显的敌强我弱局势下,清政府这种做法对中国没有任何益处,只不过是给侵略者又提供了一个施展暴行的借口...
有个叫巴夏礼的家伙,他还上岸去跟几个太平军的头头聊了聊。巴夏礼说,那些大领导都挺机灵,也挺有干劲,但其他的小头头们就差了点意思。这些大佬们是从广西过来的,而他们手下的大多数人则是来自湖南和湖北。安庆城里挺太平的。要说城里既没有买卖也没有车来车往,还能保持这样,可能也不算太难。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