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园子村隶属北京市大兴区北臧村镇,位于北臧村镇中部,是远近闻名的满族村。巴园子村多数村民姓巴,为满族镶黄旗后裔。村内保存有巴氏宗谱,历史文化悠久。据历史记载,清末期间巴园子为满族巴姓人家菜园,后由西大营迁此落户,村民仍保持满族特有的风俗习惯。 近年来,巴园子村依托满族历史文化底蕴,挖掘满族建筑、宗教、...
法定代表人:巴洪茂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541101151028546560 电话:- 邮箱:6***@hotmail.com 官网:-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北臧村镇巴园子村 简介: 1、基本情况北京市大兴区北臧村镇巴园子村村民委员会成立于1900年01月01日,位于北京市大兴区北臧村镇巴园子村,目前处于开业状态。 2、人员情况北京市大兴区北臧村镇巴...
巴园子村坐落在北京市大兴区北臧村镇的核心地带,紧邻大兴新城和北京中关村科技园生物医药产业基地。这个村庄是大兴区独一无二的满族文化亮点,占地面积达1325.4亩,村民们全姓巴,属于满族镶黄旗的后裔,拥有深厚的巴氏宗族历史传承。巴园子村充分利用其丰富的满族历史文化资源,特别是满族民居建筑文化。他...
自1978年起,义务工制度宛如一颗种子,悄然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初时,村里规定每个劳动力一年需奉献15个工时,后于2002年调整为10个工时,成为村庄发展的独特印记。 经巴园子村原党支部书记巴恩凯介绍,这一制度,既源于村庄环境建设对人力的迫切需求,更承载着重...
北臧村镇巴园子村的党建引领与文化传承并行之路 近年来,北臧村镇巴园子村党支部紧紧围绕高质量的基层党建工作,不断推动基层治理和群众服务水平的提升。通过持续完善《巴园子村民自治章程》,该村充分发挥了村规民约在乡村振兴和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为打造宜居宜业的乡村环境贡献了力量。在这繁华的大兴,组工...
巴园子村党支部被表彰为“学习雷锋先进单位”。雷锋杂志社雷锋宣讲团特邀宣讲专家马誉伟将军,雷锋宣讲团团长卜金宝,雷锋宣讲团秘书长刘晓永,镇党委书记张华义,党委副书记、镇长杨志及干部、群众党员代表200余人参加活动。近年来,在推动北臧村镇各项事业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一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活动伊始,镇机关干部...
巴园子村位于北臧村镇中部,北邻大兴新城和中关村科技园区大兴生物医药基地,是大兴区唯一突出满族文化建设的村庄,村域面积1327.4亩,其中村庄占地面积124亩,耕地面积409亩,园地等其他土地面积794.4亩。全村有72户,共227人,其中党员23人。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000元。巴园子村全体村民均姓巴,...
北京公交车经过(停靠)巴园子的公交车线路有:大兴新城1路、兴44路。 大兴新城1路 巴园子站→福苑场站 巴园子皮各庄西口皮各庄东口中臧村大臧村大臧村东口环洋家具厂天宫院︵ 天华街 ︶中粮丰通天华街北口北京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基地管委会韩园子新源大街北口黄良路东口︵ ...
巴园子满族文化民俗村,顾名思义,满族聚集地,因为村里绝大多数都姓巴,因此而得名。疫情期间,村口有人把守不让外人进入,骑车路过在门口来了两张照片。在门口还有一个不小的金顺德饭店,来这玩的也不怕没地方解决午餐,但是这个村算是个人文景点吧,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风景。
巴登云后来随着清兵进关夺取天下后,就被安排镇守西大营,也就是现在的丰台区一带。待巴登云卸甲归田后就举家迁到了现在的巴园子村,随着时间流逝,清朝末期时在沈阳东北一带的巴氏子孙,几乎都迁来巴园子村。巴氏家族世代都是以农耕为主,主要是种植瓜果蔬菜,他们种植的蔬菜还供应给皇室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