茱萸已寒丸是一道处方药,制作原料是青橘皮、陈橘皮、附子等,主治脏腑久弱,肠胃宿寒。简介 编号: 82112 名称: 茱萸已寒丸 别名:茱萸已寒丸 组成: 青橘皮(去白)2两,陈橘皮(去白)2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川乌头(炮,去皮脐尖)1两,干姜(炮)1两,高良姜1两,吴茱萸(炒黄)1两,肉桂(去...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米饮送下。 【摘录】《局方》卷二(绍兴续添方) ▼ 相关方剂▲ 返回目录 《儒门事亲》卷十二:大已寒丸 【处方】附子(炮,去皮脐)1两,川乌头(炮,去皮脐,作豆大,再炒黄)1两,干姜(炮裂)1两,良姜(炒)1两,官桂(去粗皮)1两,吴茱萸1两。 【制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
病机:寒邪,湿邪,泄泻; 用量:每服30丸,空心、食前温酒、米饮送下。 加工:制药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王好古炮制的已寒丸,治疗( )A.脾胃虚寒B.阳从内消或阳从外走C.服四逆汤后,烦躁而渴,大小便 秘涩者D.脾肾两虚
大已寒丸,中药方剂之一。同名方剂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元戎》、《儒门事亲》三种来源,药物组成、功效主治各有不同。处方一 《和剂局方》大已寒丸 来源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组成 荜茇 肉桂 各2千克 干姜(炮) 高良姜 3千克 制法 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主治 久寒积冷,脏腑...
小已寒丸是由艾叶4两,苍术1两,陈皮2两,吴茱萸2两组成的一种处方药。处方来源 《元戎》。药物组成 功效 进食;止自汗,厚肠胃。主治 脾胃积冷,中寒洞泄,倦怠,不思饮食。制备方法 上药用米醋2升浸1宿,漉出晒干,再于原浸药醋内拌和匀,炒令紫色,焙干为末,稀糊为丸,如梧桐子大。用法用量 每服30丸...
本文源于《元戎》一书,介绍了一种名为大已寒丸的中药方剂。其主要成分包括肉桂5钱、茯苓5钱、良姜7钱、炮制过的乌头7钱、附子1两、干姜1两、芍药1两以及炒茴香1两。制备方法是将这些药材研磨成极细的粉末,然后用酒或醋调和成丸,大小类似于梧桐子。此丸剂针对特定病症,适用于那些处于阴证并出现...
附子(炮)1两,干姜(炮)1两,肉桂5钱,良姜7钱,茴香(炒)1两,乌头(炮)7钱, 茯苓5钱, 芍药1两, 病机:寒邪(脾肾阳虚); 方剂出处: 《元戎》。 药材配方: 干姜,肉桂,芍药,茯苓,茴香,附子, 方剂用法: 每服50-70丸,空腹食前温酒送下;80-90丸,亦得。酒醋为糊俱可。
【答案】:答案:大已寒丸: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主治久寒积冷,脏腑虚弱,心腹疴痛,胁肋胀满,泄泻肠鸣,自利自汗,米谷不化,阳气暴衰,阴气独胜,手足厥冷,伤寒阴盛,神昏脉短,四肢怠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