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义市有国家级非遗项目小相狮舞、河南省级非遗项目河洛大鼓、巩县窑陶瓷(唐三彩)、河洛剪纸、巩义木雕,郑州市级非遗项目牡丹香包、鲁班锁、东庄秋千等,巩义市级非遗项目手工编织、传统布艺、白瓷、奇石等。 [91] 狮舞(小相狮舞) 狮舞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舞狮子”,是中国传统百戏杂耍的重要组成部分。
周朝时期,巩义被称为巩伯国,因其地理位置四塞环绕,稳固不可拔而得名。春秋时期,巩义又成为巩邑,秦朝则设置了巩县建制,隶属于三川郡(洛阳)。此后,巩县在历史长河中几经变迁,但始终与河南紧密相连。在唐五代、北宋时期,巩县均隶属于河南郡。然而,在宋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为保护宋皇陵,巩县的一部分...
宋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为保护宋皇陵,巩县的一部分被析出设置了永安县。巩县故城位于今巩县西南,其历史可追溯至周朝的巩伯邑。 巩义市境内有众多名胜古迹,如北魏石窟、北宋皇陵、杜甫故里、康百万庄园等57处国家、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河洛汇流、嵩岳风光、浮戏山风景区、青龙山森林公园等中原旅游线上的著名景区...
历史地名> 巩县 秦置,属三川郡。治所在今河南巩义市西南。《元和志》卷5巩县:“按《尔雅》:‘巩,固也’。四面有山河之固, 因以为名。”西汉属河南郡。北魏泰常八年(423)属荥阳郡。东魏天平元年(534)属成皋郡。北齐废。隋开皇十六年(596)复置,属洛州。移治今巩义市东北老城。大业初属河南郡。唐属河南...
巩县位于郑州、洛阳中间。其北依黄河、南面嵩山,西有黑石关,东有虎牢关,山河四塞,巩固不拔,因此得名。巩县兵工厂是当年全国四大兵工厂之一,与上海兵工厂、沈阳兵工厂、汉阳兵工厂齐名。它1912年筹备,1914年动工,历经一战爆发(1914 年)至二战爆发前(1939 年)这段时期。巩县特殊的战略位置,陇海铁路又贯穿...
子那罗之宿居,故川得其名耳。《施府志》:罗为酿之子。都罗之宿居即那取之旧邑。《水经注》解罗水得名,以近那罗之居而名之,非谓寻罗,热约之居有两地也。周欢氏邑记载 《春秋,值二十四年(公元前659年)传》:王出及坎欧。(杜注):周地。《路史》:坎氏,巩县东坎富聚,眼云巩东邑。
巩义原名巩县,始置于战国时期秦庄襄王元年(即公元前249年),距今已有2200的置县历史了。 自1991年撤县建市以来,巩义曾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荣誉称号。 2018年,巩义更是先后入选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
萧然于今山河表里山河巩县表里富强上谷山庄百万 周伯琦 不详 周伯琦的诗 宋陵(其一) 九月一日还自上京途中纪事十首(其五) 上京杂诗十首(其六) 是年五月扈从上京宫学纪事绝句二十首(其三) 立秋日书事五首(其一) 送平章喀喇公子山之官浙省三首(其三)
巩义市(原巩县)位于中国河南省省会郑州与古都洛阳之间,南依嵩山,北临黄河,总面积1041平方公里,人口76万人,具文献记载有5000多年历史。自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连年为居河南综合实力县(市)榜首、被誉为“中原第一县”、是全国财政收入百强县(市)、全国电气化先进县(市)、中国中西部地区唯一连续三界荣誉全国综合实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