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颌症,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儿童期发病,下颌骨多见,至青春发育期后期病情发展减慢或停止。主要表现为下颌骨突出膨大、牙列不整、颌下区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严重者还可影响言语、吞咽、呼吸功能。巨颌症的治疗,一般需要手术治疗,大部分患者通过治疗可治愈。预后尚可。
家族性巨颌症(Cherubism)又称家族性颌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家族性颌骨多囊性病,是一种良性、自限性疾病。1933年由William A.Jones首先报道。别名:小天使,胖娃娃脸。 1、临床表现 通常为双侧颌骨的无痛性肿大,病变主要侵犯下颌骨,通常双侧累及,多见于下颌角区,上颌骨也可侵犯。上颌病变广泛者可累及眶底和眶侧壁,使...
[家族性]巨颌症 [家族性]巨颌症是1992年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医学名词,出自《医学名词 第二分册》。公布时间 1992年,经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发布。出处 《医学名词 第二分册》。
百度试题 题目巨颌症( ) A. 常累及一侧下颌骨 B. 常累及双侧上颌骨 C. 多见下颌角区的对称性肿大 D. 好发于女性 E. 7岁之前病变发展较慢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C.多见下颌角区的对称性肿大 反馈 收藏
颌面部是人体结构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对于控制咀嚼、咽喉功能以及面部外貌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巨颌症导致下颌骨增大或过生长,引起咀嚼功能障碍和颜面外貌异常。 巨颌症的症状包括下颌异常突出、牙齿不正常排列、咬合不齐、咀嚼困难、舌头位置异常、面部外观不协调等。这些症状导致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困扰和不适...
巨颌症A、常累及一侧下颌骨B、常累及双侧上颌骨C、多见下颌角区的对称性肿大D、好发于女性E、7岁之前病变发展较慢搜索 题目 巨颌症 A、常累及一侧下颌骨 B、常累及双侧上颌骨 C、多见下颌角区的对称性肿大 D、好发于女性 E、7岁之前病变发展较慢 答案 解析...
巨颌症的发病特征主要在儿童和青少年阶段,男性患者数量约为女性的两倍,发病年龄在6个月至7岁之间,早期病变发展迅速,至青春期逐渐减缓。其主要临床表现是双侧下颌出现良性、坚硬且无痛的肿大,肿大区域可能会伴随颌下淋巴结肿大。下颌下牙槽突和舌部由于肿块膨胀而受到影响,有时甚至使舌抬起。颌骨膨大...
巨颌症又称家族性颌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家族性颌骨多囊性病,是一种良性、具有自限性的疾病。本病较为少见。由Jones于1933年最先描述。常有家族倾向,目前认为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 巨颌症仅发生于儿童。男性约为女性的2倍,发病年龄自6个月至7岁不等,7岁以前病变发展较快,到青春期发展渐缓或停止进行...
你好,这种情况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有可能会遗传,但是几率不是百分百。指导意见:巨颌症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