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踏上了探索之路。21年过去了,学生时代发出的大哉问逐渐有了清晰的答案。作者发现,我们90%的爱与痛,都和一个基本事实有关——大多数成年人,心理水平是婴儿。这样的成年人,是巨婴,而这样的国家,是巨婴国。以“巨婴”和“巨婴国”的概念再来解读当下的人心、国民性及社会,问题变得清晰可见。
巨婴国 作者:武志红 评分: 0.0 (0人已评) 内容介绍 作品信息 本书公告 标签: 最新章节 后记后记 1.我们集体停留在婴儿期6 1.我们集体停留在婴儿期5 1.我们集体停留在婴儿期4 1.我们集体停留在婴儿期3 1.我们集体停留在婴儿期2 发表书评: 您需要 登录 才能发表书评!
1.代际对立与社会分裂 书中将家庭矛盾归因于“巨婴心理”,例如描述“妈宝男”现象(成年子女过度依赖父母)、父母对子女的控制欲等,可能激化代际矛盾。同时,作者认为集体主义会导致“统一思想”的强制要求,反对独立人格的建立,这种观点可能被解读为对社会稳定的潜在威胁。2.敏感现实案例的引用 书中直接引用涉及体制问...
哲学《巨婴国》的章节巨婴国 目录全文主要内容:目录 推荐序:传道者志红/曾奇峰 自序 1.我们集体停留在婴儿期 伸展你的能量球 能量的演变 我们集体停留在婴儿期 中国家庭的外部轮回机制 中国人内心的轮回机制 这张试卷根本没正确答案 2.巨婴心理:共生 都在找妈:中国文化
既然这个「巨婴国」是武志红投射出来的,我们不认同就是了。 你有投射的自由,而我有不认同的自由。(武志红《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解铃还需系铃人。 要追溯武志红这种偏执分裂症的起源,我们可以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探讨一下他在《巨婴国》自序中写的过往: ...
纵观全书,作者没有妄图下一个确凿而宏大的结论,比如《巨婴国》一书认为多数人都是“巨婴”,比如作家柏杨认为我们生活在“酱缸文化”里,《深层结构》一书也从未用一些案例直接得出终极观点,比如某本书通过部分现象归因,认为日本文化可以用“菊与刀”概括。
本书每一章都是大篇幅介绍个案或者新闻报道,加上作者的点评。点评的目的大部分是为了突出“中国人就是巨婴”这个事实,小篇幅解释巨婴和巨婴国的概念。落到实证部分,基本就回到咪蒙式的鸡汤,空洞而不能解决问题。简单的说,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宣泄作者本人个人化观点和情绪垃圾的容器。就像作者在书中写道一样:写作...
《巨婴国》是心理学家武志红的著作,是武志红的一部备受争议的小说作品,于2016年12月1日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剖析了结婚、逼婚、愚孝等社会问题,以“巨婴”和“巨婴国”来解释当代中国的国民性,揭示了中国好人、控制狂、无助感等当下时代心理疾病的根源。通过对当代社会现象的刻画,展现了人性的扭曲与社会的...
在读《为什么爱会伤人:亲密关系中的自恋型人格障碍》这本书便引起了我对巨婴的兴趣 ,我忘了在哪里提到《巨婴国》,便找出了这本书来读。 作者自述说是写 了好几年 才写出来的这本书,确实有一些重复的语句和观点,可能是写作周期拉得太长,不太记得了。然后这本书举了大量的例子,所以书挺厚的,我读得挺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