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多极共振是原子核中的高度集体性激发模式,简称巨共振。具体而言,它指的是原子核中相当数量的核子共同参与整体运动所形成的振动型激发模式。这种模式普遍存在于原子核内部。对于特定的原子核而言,巨共振具有特定的激发能量E(大约在10到30MeV之间)和相对宽的宽度Г(约2到10MeV)。在能量求和规则中...
巨多极共振的类型主要依赖于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的不同自旋取向和整体运动方式。根据液滴模型,把原子核看作具有不同自旋取向的质子和中子组成的系统,可以将巨共振模式分为电的同位旋标量和矢量巨共振,以及磁的同位旋标量和矢量巨共振。电的同位旋标量和矢量巨共振由质子和中子体系的同相或反相整体运动形成...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物理学院栗建兴教授团队与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牛一斐教授团队合作,针对核物理中长期存在的难题——“电子激发核巨共振中的角动量转移机理”,发展了一种角动量分辨的非弹性散射理论,该理论自洽地考虑了电子的内禀自旋和轨道角动量自由...
巨共振 [jù gòng zhèn] 释义 giant resonance 巨共振; 词组搭配 巨共振模型 gigantochromoblast 行业词典 物理学 giant resonance
原子核巨共振由核内核子集体运动所引起,其不仅在核结构研究中具有基础性作用,而且可以作为约束核状态方程的手段,从而对理解超新星爆炸和中子星结构等一系列天体物理过程至关重要。然而,实验研究仍面临重大挑战:现有探针难以有效激发具有更高多极性的同位旋矢量巨共振。电子散射是目前的主要实验手段,但由于实验探针的...
巨共振 单词巨共振 释义巨共振 giant resonance
规范用词巨共振 英文翻译giant resonance 所属学科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粒子物理>原子核物理学 名词审定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见载刊物《物理学名词(第二版)》 科学出版社 公布时间1996年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12425510、U2267204、12441506、123B2082、12075104)等资助下,西安交通大学栗建兴教授和兰州大学牛一斐教授团队,在相对论电子激发核巨共振研究方面取得进展,针对核物理中长期存在的电子激发核巨共振中的角动量转移机理难题,提出基于电子探针调控原子核巨多极共振的新方案。该成果以“原子核巨...
巨多极共振是原子核中一种高度集体性的激发模式,简称巨共振。是指在原子核中有相当可观的一部分核子参与整体运动所形成的振动型激发模式。概念 这些激发模式普遍存在于原子核中。对于一定的原子核来说,巨共振都有各自确定的激发能量E(约10~30MeV)、较宽的宽度Г(约2~10MeV),并且在相应的能量求和规则中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