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左氏》。汉朝以后 才多称《左传》。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旧时相传是 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 史书。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 722 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 468 年),以 《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
最新更新 第255章 哀公二十七年:《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汉代时又名《春秋左氏》《春秋内传》,汉代以后才多称为《左传》。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年(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54年(鲁悼
左丘明(约前502—约前422),姜姓,丘氏,名明。春秋末期鲁国人,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军事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二书,对中国传统史学影响深远,对司马迁的《史记》有重要启发。 春秋左氏传 原文+注释+译文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四书五经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
《左传》全称《左氏春秋》或《春秋左氏传》,是中华古籍中辉炳千秋的重要文献。《左传》起于隐公元年,止于哀公二十七年,有无经之传十一年。它详细地记载了这一时期各国的重大事件与重要人物的生平行事,它不仅是一部经书,又是一部史书,更是一部杰出的文学作品。
国学经典:《春秋左氏传》简介 《春秋左氏传》(Zuo’s Commentary),原名《左氏春秋》,汉代时又名《春秋左氏》《春秋内传》,汉代以后才多称为《左传》。 《春秋左氏传》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年(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54年(鲁悼公14年)(...
左氏传是一部古代史书,也是中国五大史书之一。以下是关于左氏传的详细解释:内容与价值:左氏传记载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它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学和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作者与写作手法:左氏传的作者是战国时期的左丘明。左丘明以自己身临其境的...
据今服虔所注,题云“隐公左氏传解谊第一”,不题“春秋”二字,然则“春秋”二字,盖是经之题也;服言“左氏传”三字,盖本传之题也。杜既集解经传,《春秋》此书之大名,故以“春秋”冠其上。序说《左氏》言巳备悉,故略去“左氏”,而为此题焉。“经传集解”四字是杜所加,其馀皆旧本也。经者,常也,...
《春秋左氏传》导读 黄黎星 《左传》,是儒家经典“《春秋》三传”之一。它以《春秋》记事为纲,以《春秋》鲁国十二公为次序,将《春秋》中的简短记录,发展成为丰富完整的叙述史事、记载史料的皇皇巨著,展示出春秋时期风云激荡的巨幅画卷,保存了极为丰富、弥足珍贵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的史料,是...
春秋左氏传《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3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
不过东汉人却认为,它是为阐释《春秋》而作,遂改称它为《春秋左氏传》,后世简称它为——《左传》,全书约十八万字,按照鲁国从隐公到哀公一共十二个国君的顺序,记载了春秋时代二百五十四年间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外交和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史实,内容涉及到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与公羊高所作的《公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