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8 02:58 最后评论 来自左宗棠超话 近日,经法定程序,新疆哈密市伊州区“自由路”恢复老地名“宗棠路”。1月30日上午,记者在现场看到,伊州区住建局委派施工人员正在将原自由路路牌标识更为宗棠路。 左宗棠超话 û收藏 179 65 ñ1103 精华 c +关注 杨六郎-微博 2024...
就像至公堂处处可见左公印迹一样,陕甘分闱从动议到落地,凝聚着左宗棠不少心血与智慧。《左宗棠在甘肃》作者、陇东学院教授马啸说,从《分闱折》看,左宗棠谋事善成,不仅善于大处着眼,直陈迫切性,也善于小处着墨,讲清讲透可行性。其实,陕甘分省以来,陕甘分闱曾多次提上议事日程。清政府在决策中并未全盘否定...
左宗棠初期只会纸上谈兵,张亮基却极为信任、放手事权,左宗棠在实践中迅速成长。在战争中,左宗棠“善于料敌”的特点充分发挥:他预言太平军攻城不下,会从龙回潭撤退,应提前布防,张亮基未予重视。80多天后,太平军果然从龙回潭撤军。因保卫长沙有功,左宗棠被授官,正式踏上仕途。张亮基升迁后,继任骆秉章又招...
柳庄,晚清名臣左宗棠故居,是左宗棠本人亲自设计监建的庄园,因挚爱柳树不屈不挠的品格,在庄园前后栽植了大量柳树起名“柳庄”。在柳庄的墙上挂有左宗棠的墨迹:“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这是他少年时代立下的志向,一生都在践行。《君见》主理人李婧君在柳庄。在晚清的几大名臣里,左宗棠应该算是格外“另类”的...
1876年,在粮草、武器准备充足的情况下,左宗棠命令刘锦棠、金顺兵分两路率军出关入疆。为了利用沙俄和英国之间的矛盾,左宗棠决定暂不直接收复伊犁地区,而是集中兵力消灭阿古柏建立的伪政权。西征军在古牧地(今米泉)、迪化和玛纳斯等地与敌军英勇奋战,狠狠挫败了敌军的锋芒,把上述地区一一收复。在收复迪化的战事中...
左宗棠于 1833 年、1835 年、1838 年三次进京参加会试求取进士功名。第一次未中,不过结识了胡林翼。第二次会试,主考官原本拟以第 15 名将他录为进士,但因统计名单时湖南多一名、湖北少一名,为平衡地区名额,把年岁最小的左宗棠从进士名单中拿掉,录为 “誊录”,左宗棠心高气傲,不愿接受,放弃了这个机会...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湖南湘阴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湘军著名将领,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左宗棠曾就读于长沙城南书院,二十岁乡试中举,虽此后在会试中屡试不第,但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
【1885年9月5日】左宗棠小传:收复六分之一的国土,中国五百年来的第一伟人 1812年11月10日,左宗棠出生于湖南省湘阴县。5岁,随父亲来到长沙读书。16岁,参加长沙府试,取中第二名。 1832年(20岁),左宗棠入赘湘潭周家。同年他捐银钱为监生,在乡试落榜。但由于道光帝要求仔细评阅“遗卷”,因此幸运补中举人。此后6...
特别是1983年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确定《左宗棠全集》为第一批规划出版项目,指定由湖南社科院组织出版,历时13年完成了15巨册、770万字的《左宗棠全集》的编辑工作,于1996年出版。现任国家清史编委会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原馆长杨东渠教授,1985年出版《左宗棠评传》,王震同志阅后,亲笔写信给他,给予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