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既记事也记言。以下是详细解释: 记事 性质:《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更是先秦散文著作的代表。作品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春秋内传》《左氏》,汉朝以后多称《左传》。 内容:《左传》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共二...
①《左传》以擅长叙写战争著称,它记录了春秋时期许多大大小小的战役,我国军事上著名的战役,如晋楚城濮之战,秦晋殽之战,齐晋鞌之战,齐鲁长勺之战等都有著录。《左传》写战争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不仅仅把战争看做是刀光剑影的博斗,而是将战争视为一种复杂的政治现象加以描述,表现了《左传》作者社会观点,尤其是战...
一、叙事特征1. 叙事结构严谨《左传》的叙事结构非常严谨,全书按照时间顺序,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开始,一直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结束,详细记载了春秋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历史事件。在叙事过程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倒叙、插叙、补叙等手法,使得整个叙事线索紧凑流畅,层次分明...
微课程—左传记言艺术 讲解, 视频播放量 131、弹幕量 0、点赞数 5、投硬币枚数 0、收藏人数 6、转发人数 1, 视频作者 远离尘嚣学长, 作者简介 北师大中文类考研辅导,相关视频:微课程—主题与母题 讲解,微课程—古代戏剧梳理 讲解,微课程—古代汉语考频 讲解,微课程—古
《左传》的成书 《左传》的叙事特征 《左传》的记言文《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相传《左传》爲传述《春秋》而作司马迁、班固都认爲《左传》是爲传述《春秋》而作。(《史记》卷十四。《十二诸侯年表序》,中华书局1982年11月第2版第509页。《汉书》卷六十二《司马迁传赞》,中华书局...
人物是叙事文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在《左传》中有大量精彩的人物描写,且极少进行人物外貌、心理情绪等静态描写。而着重于通过行动、对话等细节来使人物形象饱满,展现人物性格,是《左传》中人物描写的一大特色。 …
1《左传》工于记言,许多外交辞令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前人将《左传》的这个特点称之为“行人辞令之美”。“行人”即指“外交特使”。烛之武退秦师的外交辞令,穿越几千年的历史长河,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语言魅力。课文的中心是烛之武游说秦穆公而使之退...
《左传》的叙事和记言 一、概述。 (一)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 (二)相传为传述《春秋》而作,作者是左丘明。 (三)记事自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前722-前468),还有个别战国初年史料,大约成书于战国早期。 (四)不只对历史事件作客观罗列,还表达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并站在...
《左传》中的记言文字,主要是行人应答和大夫辞令,这些文字简洁精练,委婉而有致,生动地展现了历史人物的风采。例如,烛之武退秦师的说辞,通过精妙的分析和说服,成功说服了秦穆公,使郑国得以保全。这些辞令因行人的身份和对象而风格各异,但都体现了文采斐然的特点。《左传》的叙述语言简练含蕴,词...
本文旨在探讨《左传》作为记言记事为主的历史散文的特点与价值。 一、《左传》的成书背景与作者 《左传》相传为左丘明所著,但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身份已难以确考。它是对《春秋》经文的解释和补充,以编年体的形式,系统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这一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