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8日召开的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改革,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国有企业各级负责人薪酬、津贴补贴等”。上一期我们也讲了,很多文章的都在重复这句话,但没有实质性的东西。昂所以,我分为上下两篇来分析,上篇讲的是目前国企薪酬的常见漏洞,这一篇咱们讲展望,即未来国企工资决...
当然,要是企业实在困难到了极点,经过工会或者员工代表集体商议,工资可以零增长,甚至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还可能减薪。但有一条底线必须守住:就算减薪,也绝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这可是保障员工基本生活的 “红线”,就像老百姓过日子,手头宽裕就改善改善,紧巴了就勒紧裤腰带,企业运营也是同样的道理。再看看...
这意味着工资改革方案将既体现国家层面的整体调控,又考虑不同类别公务员的实际情况。 二、工资改革的具体方向 归并简化基本工资结构:将基本工资确定为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两部分,适当拉开不同职务的工资差距。这有助于简化工资结构,提高工资管理的透明度和效率。 强化工资级别与待遇挂钩:通过强化工资级别与待遇的挂钩,激励...
在2024年这个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关键之年,中央出台了一系列薪酬改革政策,为国企的工资增长提供了有力依据,并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对企业工资指导线调控与规范意义的热烈讨论。近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正式发布,明确提出促进劳动报酬合理增长,为国企工资增长指明了...
1. 1993年:工资总额制改革 在此次改革中,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由“职务工资制”改为“工资总额制”,即单位事业收入总额中规定一定比例用于支付职工工资。 2. 2004年:工资分配制度改革 此次改革主要是针对公务员工资分配制度的改革,其中包括提高基本工资水平、增加绩效工资和岗位津贴、建立公务员工资调整机制等。
对于企业而言,工资改革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从挑战的角度看,薪资调整可能会带来人力成本的增加。企业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财务预算,确保在承担工资上涨压力的同时能够保持正常的运营和发展。这可能需要企业优化内部管理流程,提高生产效率,以抵消人力成本的上升。但同时,工资改革也为企业提供了吸引和留住人才的绝佳机会。在...
关于此次改革的实施路径,可能有以下几种方式:其一,调整工资结构。降低基本工资中与职称挂钩部分的比例,相应提升绩效工资所占比重。如此一来,员工收入不再单纯取决于职称高低,而是与工作中的实际表现和业绩成果紧密捆绑。在教师群体工资调整中,已有多地率先试行降低基本工资、增加绩效工资的探索,为全面改革提供了有...
“调整基本工资绝不是单纯地‘涨工资’,它只是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改革的第一步,即提高基本工资比重,调整、优化工资结构。”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表示,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制度改革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迈出这一步很艰难,而接下来也还有很...
第一次改革。1956年6月16日,国务院通过了《关于工资改革的决定》,将政府工作人员的工资分为30级。同时为反映出各地生活成本差异,全国被分为11个工资区,第11类区工作人员工资比第1类区同级别人员工资高出30%。然而由于当时主流观念对于物质报酬持否定态度,此后的工资管理并没有完全按照上述“决定”进行,原定于1957...
事业单位工资改革的3大趋势 第一大趋势:事业单位迎来护龄补贴 在事业单位当中,有一部分人可以在工作岗位上享受互领补贴,顾名思义是指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能够享受到的一种补贴,而且护龄补贴发放的标准是按照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年限进行划分的,从事护理工作满5年,不满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