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是1927年9月9日,在毛泽东领导下,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部和一、四团在修水举行了著名的秋收起义,在会议上打出的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背景介绍 1927年“八·七”会议后,毛泽东以中共中央特派员身份前往湖南领导秋收起义。1927年8月底成立的中国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开始设计第一...
1927 年9月初,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将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革命武装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当时虽然有军的称号,但并没有设军部,只设了第一师师部。第二年4月中旬,毛泽东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军与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军余部和湘南农军会师时,正式成立了工农革命军的第一个军部,但...
随后,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先后发动了秋收起义、广州起义、湘南起义和黄麻起义,这些地区起义后保留下来的军队,之后都改称为“工农革命军”。1928年5月,中共中央颁布《军事工作大纲》,其中规定军队正式定名为“红军”,取消之前工农革命军的番号。因此,后来的各个革命根据地的工农革命军以及其他工农武装,纷纷改名为...
1月24日,正月初二。毛泽东出席遂川县工农兵政府成立大会,通过了由毛泽东主持、陈正人起草的《遂川工农兵政府临时政纲》。一个工农兵当家作主的县级人民政权初步建立起来了。1月25日,正月初三,毛泽东宣布工农革命军的“六项注意”:“还门板,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不拉伕、请来伕子要给钱,不打人不骂人...
△1930年式工农红军军旗 1928年5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中央通告第五十一号——军事工作大纲》,明确规定:“在割据区域所建立的红军,可正式定名为红军,取消以前工农革命军的名义。”从此,全国各根据地的革命武装开始陆续改称“红军”, 1931年后,全国各地的革命军队都统一称为“中国工农红军”。军史专家 董保存...
最终,由于敌强我弱等原因,12日晚,起义军被迫撤出了广州城。起义军余部1200余人于13日凌晨撤出广州,在花县(今花都)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4师,领导人有董朗、叶镛、徐向前、袁国平等,后经从化、紫金等地进至海丰、陆丰县境,加入了东江地区的革命斗争;另有从广州撤出的部队约200余...
工农革命军是中国共产党在早期领导创建的军队,它代表了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联合力量。具体来说: 历史背景:在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为了挽救大革命的失败、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决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在此背景下,工农革命军应运而生。 名称由来:工农革命军的名称体现了其阶级属性和革命目标。其中,“工农...
警卫团进驻修水后,领导层根据中共中央“军事方面,乡村用农民革命军,城市用工人革命军,简称农军、工军,合称工农革命军”的决定,经与驻铜鼓的浏阳工农义勇队会商,于9月初在修水的山口镇(距修水、铜鼓县城各60里)召开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建军编师大会。这一天,山口老街像赶集一样热闹,当地民众热烈欢迎...
中国工农红军是中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简称“红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1927年黄安县(今红安)农民政府大门两旁写对联出现的“红军”,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用“红军”一词称呼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1928年5月25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决定,全国各地工农革命军正式定名为红军。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