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区位论》是德国经济学家、社会学家阿尔弗雷德·韦伯编著的经济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09年。韦伯在《工业区位论》中完整、系统地提出了工业区位论,着重从运输费用、劳动力费用和集聚(包括分散)效应等方面分析了工业区位的选择原则,并探讨了工业区位的移动规律。内容简介 《工业区位论》全书共七章,作者首先...
工业区位论不仅为工业企业提供了科学的区位选择依据,还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优化工业布局,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区域竞争力。同时,工业区位论也为政府制定工业发展政策和规划提供了理论支持,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工业区位论是研究工...
1、韦伯的工业区位论的核心是,通过运输、劳动力及集聚因素相互关系的分析与计算,找出工业产品生产成本最低的点作为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韦伯的工业区位论是以现代交通运输方式为前提的,寻求的是在原材料和消费中心一定的情况下,工业企业的最佳分布点 2、如果假定有一处市场和一个原料来源地,韦伯理论提出了以下结论: ...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工业区位论指什么?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工业区位论是关于企业合理选址的理论,即通过对运输成本、工资成本和集聚效益等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计算,选择产品成本最低的点作为工厂理想区位的理论方法。 反馈 收藏
韦伯工业区位论是现代工业区位理论的奠基性成果,其核心是通过分析运输、劳动力和集聚三大因素,构建工业区位选择的系统框架。该理论以最小化生产成本为目标,强调不同因素对工业布局的指向性作用。 一、区位因素分类与基本假设 韦伯将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分为“区域性因素”和“集聚/...
简介 阿尔弗雷德·韦伯(1868—1958),德国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他首次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工业区位,为现代工业区位理论奠定了基础。在书中,韦伯建立了一系列...展开短评 打开App写短评 applejane2013-09-10 20:23:18 这本书的债欠了十几年:其实应该在20岁的时候学人文地理时读的,一拖就拖了十三年。
工业区位论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发展 工业区位论的起源与背景 工业区位论的起源 工业区位论的背景 •19世纪末,德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韦伯提出工业区位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工业革命导致工业生产活动的剧 论 增 •工业区位论是古典区位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间竞争加剧,寻求最优生产区位成为重要课题 ...
工业区位论是指一种用于解释和预测工业发展的一种与地点有关的理论,该理论通常包括一系列的空间经济、人口经济、资源经济、市场经济和政府经济等多个学科因素。它旨在将不同的空间因素结合在一起,以便更好地探索并预测各种发展领域和地理空间的分布,进而向政府提供可行的政策建议,支持地方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