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州同zhōu tóng ◎官名。即州同知,为知州的副职。 国语辞典 州同zhōu tóng ◎职官名。清制,知州佐吏,为从六品官。掌理粮务、水利、防海、管河等职。 网络解释 州同 官名。清代知州的佐官。属于直隶州的,相当于同知;属于散州的,则与州判分掌督粮、捕盗、海防、江防、水利诸事,均从六品官。
州同含义解释 州同[ zhōu tóng ] ⒈ 官名。即州同知,为知州的副职。 什么是州同引证解释 ⒈ 官名。即州同知,为知州的副职。 引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谈资》:“﹝ 陈询 ﹞在翰林时忤一权贵,出为州同。”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翰林官》:“康熙 十六年十月, 圣祖 始设南书房,以侍读学士 张英 、...
清代的州分为直隶州和散州,对应的知州品级也不一样,分别是正五品、从五品。州同、州判是知州的佐贰官,为了区别知府之佐贰同知、通判,而简称州同、州判。从清代的设置情况来看,州同、州判的设置并不普遍,且这两个职务一般不会同时出现在某一个州中。要不设州同、要不设州判,要不就是两个都不设。州同...
历史知识> 州同 官名。清代各州副职。明代称州同知,清改称州同,以别于各府同知。各州无定额,从六品,与州判分掌督粮、捕盗、海防、水利诸事。全国直隶州共置二十人,例以举人除授;散州共置三十二人,例以兵马司副指挥、京县丞、京府经历等升任。
州同,拼音:zhōu tóng,州同的意思:职官名。清制,知州佐吏,为从六品官。掌理粮务、水利、防海、管河等职。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州同是由“州”和“同”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州,指的是辖区,引申为地方行政单位;同,指的是相同、一致。州同表示在思想、观点或态度上完全一致,没有任何分歧。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州同常用于形容人们在某个问题上达成共识,意见统一,团结一致的情况。它可以用来表达团队合作、...
◑ 从六品州同不及正七品知县 尽管清代的官员被品级划分,但在品级相近的情况下,具体的职掌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清代,知县虽然地位较小,但却担负起管理一个区域百姓的重任,职责非常重大。与明代不同的是,清代实行的是“长官负责制”,无论是知府、知州还是知县,都享有一定的独立权力,这与明代正印官和...
州同是清代知州的佐官。清朝沿袭明制,各府设通判,分掌粮运、水利、屯田、牧马、江海防务等事。州同分掌粮务、水利、防海诸职。清 沿明 制,府同知为正五品官,在公文中用以署名。州同知为从六品官,县同知为正七品官。《官场现形记》第二回:“新知县接印之后,谒上司,拜同寅,照例...
州同是清代知州的佐官,官职不高,为六品官。属于直隶州的官职时,相当于同知;属于散州的官职时,则与州判分别掌管粮食、捕盗、海防、江防、水利诸事。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传十二帝,享国276年。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