嵛山派最理想的坐姿为“七支坐法”,所谓“七支”是指对身体要求的七个要点。一、双足跏趺先将左足置于右腿上,再将右足置左足上,称天王坐(男士用)。先将右足置左腿上,再将左足置右足上,称如意坐(女士用)。按有的传承,不论男女都采用天王坐,行者请依自己师父所教为准,双跏趺坐重心稳定,有利于身的...
全真七派—嵛山派。嵛山派,属全真道支派之一.由北七真之一王处一所传。王处一,号玉阳子,又号全阳子,山东宁海[今山东牟平]人。 金大定八年[1168],王重阳收为弟子,他长期隐居文登县云光洞。他坚持“九夏迎阳立,三冬抱雪眠”。炼形九年,得大道之要。 金大定二十八年[1188],应召赴阙,主持万春节醮事。时...
王处一,道号玉阳子,出生于金皇统壬戍年(1142年)三月十八日,昆嵛山(位于今牟平,涵盖文登、乳山、威海等地)人。他师从王重阳后,隐居于昆嵛山烟霞洞,潜心修炼,经过九年苦修,终得上道之境。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王处一受金世宗之邀,前往朝廷主持万春节醮事,展示了其在道教领域的影响...
嵛山派的创立背景尤为独特,它诞生于金、蒙古、南宋三足鼎立、社会动荡的山东,人民饱受战乱之苦。史书记载,那时“金末大乱,海盗横行,人肉贱于犬豕,生灵涂炭”。正是在这种恶劣环境中,王玉阳创立了全真教嵛山派,它在艰难中壮大,迅速赢得官方认可。王玉阳作为创始人,他在圣水岩苦修三十年,成为...
嵛山派的发展历程中,起始于王处一,他字精通,号为玉阳子。他是全真教祖王重阳的高徒,他的生命在金宣宗兴定元年(1217)画上了句号。时间推进至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他被尊封为"玉阳体玄广度真人",显示出其在教派中的崇高地位。再后来,武宗至大三年(1310),他的封号进一步提升为"玉阳体...
他虽受帝王恩宠,却始终坚持“恳求还山”和清修生活,这与全真道的“去奢从俭”理念相吻合,表现出他是正统的全真大师。王玉阳利用金代统治者的信任传播汉民族文化,他的主要目标是维护并发展全真道的宗旨,而非追求个人富贵。他在金末时期对于全真道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是全真道由衰转盛的重要奠基...
全真道支派——随山派、嵛山派#道教 #道教文化 - 常熟坤道—静坐听风于20240228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7927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嵛山派的字辈表,以简洁的百字表达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修行理念。起首的"清静无为道",揭示了派系崇尚的道家清静无为的哲学,强调内在的修为与外在的平静。"至诚有姓名",表明每个弟子都以诚挚的态度继承和发扬派系的精神。接下来的"金玉功知巧,通此加地仙",揭示了派中技艺的精巧和修炼的层次,通过...
嵛山派,又称“雷坛”,属全真道支派之一,由北七真之一王处一祖师所创。王处一(公元1142--1217),号玉阳(一说字玉阳,号全阳子,一说号华阳子)。宁海(今山东牟平)人。金大定八年(公元1168年)师事王重阳,长期,铁槎山云光洞炼形九年,人称“铁脚先生”。金庸笔下《射雕英雄传》人物之一, “全真七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