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饰,拼音:qiān shì,嵌饰的意思:镶嵌装饰。《三国演义》第四回:「卓接视之,见其刀长尺余,七宝嵌饰,极其锋利,果宝刀也」
玉神人纹嵌饰玉料深黄色。器正面弧凸,背面内凹,整体似矮方琮的一角。正面纹饰以凸棱为中线,琢一组神人纹,神人大眼,但不太清晰,双臂带有爪足,各器官局部有重环纹衬托。背面光素无纹,两边缘处各有竖排的隧孔四对,可穿系。尺寸:高3.2cm 宽4.8cm 厚0.7cm 说明:这一饰件的造型较特殊,在良渚文化...
在收藏的世界里,总有一些珍品能让人眼前一亮、心生敬畏,眼前这件宋时的和田玉籽料白玉受沁释迦牟尼佛像佛龛嵌饰便是如此。它尺寸精巧,长3.8厘米、宽0.8厘米、高4.8厘米,重28.4克,却蕴含着无尽的艺术魅力。由和阗白玉精心雕琢,玉质细腻润泽,那微微受沁之处,仿佛是岁月留下的独特印记,诉说着往昔故事。
螺钿嵌饰是一种传统的装饰工艺,其核心在于将贝壳打磨成薄片,并通过雕刻技术将这些薄片制成各种精美的图案,然后镶嵌到饰品或木器表面,以此来增强这些物品的美观性和艺术价值。螺钿嵌饰工艺历史悠久,早在古代就已经被广泛应用。它不仅能够为各类家具、乐器、文房四宝等增添光彩,还能作为装饰品点缀日常生活...
清代和田白玉鹊桥会玉..清代和田白玉鹊桥会玉嵌饰 工艺精湛 栩栩如生 小桥流水 喜鹊成双 牛郎织女 相聚桥上 题材寓意好 尺寸6.0*4.3*0.25公分微TBBZJU
上下折角的角度不同。嵌饰正面为浅浮雕兽面纹,重点表现兽的环形双眼及阔嘴。兽面两侧饰前肢,短小,带爪足。兽面及兽肢上饰细密的阴线回纹。饰件背面有4组通孔,每组孔由两个斜孔对接而成,孔中可穿绳。 据分析,作品原系嵌于柱形器的角部,3件或4件为一组,这样的柱形器可能是玉琮之类的器物 。
羊脂玉凌霄花嵌饰 羊脂玉凌霄花嵌饰收藏于首都博物馆。元(1279年-1368年)长12.8厘米,宽7.4厘米 海淀区索家坟清黑舍里氏墓出土 首都博物馆藏 玉嵌饰正面透雕凌霄花,上下各有相互穿通的小孔,可嵌镶。器物造型粗犷凝重,雕、琢、碾、光皆精细,是北京地区迄今出土的唯一一件凌霄花形嵌饰。
宋代龙纹,龙体作蛇形,S形渐细,龙首双鬓可有可无,龙有三趾、四趾、五趾的,以三趾、四趾较为多见。此玉嵌饰的龙为三趾,锋利如钩,头上有独角,毛发飞扬,为典型的宋代玉龙造型。整件器物构图丰满,主次分明,充满吉祥寓意。通体以镂空雕琢,并配合浅浮雕技法雕琢细部,刀法看似随意而又熟练自如,颇有成法。...
清中期 和田玉籽料 白玉 观音菩萨 随身佛 嵌饰 挂件 长1.8宽0.7高2.8厘米 重3.6克 此件观音选用上等和阗白玉雕制而成,玉质细腻温润,洁白无瑕,宛如羊脂。整体圆雕观音大士双腿盘叠,结伽跌坐于莲台上。菩萨梳高发髻,面相圆润,额头饱满,五官较为聚拢,丹凤眼,楔形鼻,鼻口相连,双手结印。观音菩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