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1日)的《大国科学家》系列报道,我们一起来认识称为“泥石流院士”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崔鹏。每当重大灾害发生,他总是带着团队逆行进入灾害现场,认真记录分析当地的地质、地貌、水文特征和泥石流留下的痕迹。1982年大学本科毕业,40年来,崔鹏的足迹踏遍了祖国无数地质灾害的现场,为我国防灾减灾工作作出重要贡献。
崔鹏,1957年8月7日出生于陕西西安,自然地理与水土保持学家,地质灾害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主任。 现任中巴地球科学研究中心中方主任,“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专题联盟——...
他是崔鹏,1985年夏从中科院成都地理研究所自然地理专业硕士毕业,论文是《从地貌演变探讨泥石流发育过程》,由此开始了他的泥石流研究之路,并成为我国第一个“泥石流院士”,为我国的泥石流灾害防治作出了突出贡献。"芦山地震后,崔鹏在灾区勘察“科学手段让更多人免遭次生灾害”从事泥石流等山地灾害的研究,不可避免地出现在...
[新闻直播间]大国科学家 “泥石流院士”崔鹏:40年逆行守护生命 [新闻直播间]陕西 文艺志愿帮扶行动启动 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传统艺术独特魅力 [新闻直播间]云南玉溪 玉白顶自然保护区 红外相机拍摄到黑颈长尾雉孵化全过程 [新闻直播间]河北 遗鸥左翅受伤 自行走进救助站 往期 《新闻直播间》 20250205 10:00 《新闻...
央视网2022-05-31 12:14:3232730次观看 大国科学家·“泥石流院士”崔鹏:40年逆行守护生命。 责任编辑:央视网 央视新闻 我用心你放心 1热门推荐 网传“河南一村庄20亩麦苗被铲除” 当地回应:正在开展土地治理 相关人员已被停职 2月11日 09:23 豪取五连胜!女子冰壶循环赛中国队战胜中国香港队 2月1...
为了赶在汛期前做好防御地质灾害的各种准备工作,几天前,崔鹏院士带领中科院成都山地所的科研团队,来到汶川地震时极重灾区四川省都江堰市龙溪河流域,他们此次重点调查这里的泥石流发展趋势、河道演变和监测预警系统的运行情况,并和当地政府沟通下一步合作。...
中国科学院院士、成都山地所研究员崔鹏:团队合作是创新的重要保障 【创新者说】地球科学是一门跨学科、重实践、群体性的研究工作,特别强调团队合作。在我看来,团队中每一位科学家的贡献都非常重要,确保团队中每一个人有施展才华的机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我自参加科研工作以来,就一直努力将自己融入团队中。
男,中国科学院院士,自然地理与水土保持学家,现任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副理事长、国际灾害风险综合研究计划(IRDR)科学委员会委员与中国委员会副主任、《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主编。主要从事泥石流、滑坡等山地灾害与水土保持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和承担了973、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自然科学基...
今天(31日)的《大国科学家》系列报道,我们一起来认识称为“泥石流院士”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崔鹏。每当重大灾害发生,他总是带着团队逆行进入灾害现场,认真记录分析当地的地质、地貌、水文特征和泥石流留下的痕迹。1982年大学本科毕业,40年来,崔鹏的足迹踏遍了祖国无数地质灾害的现场,为我国防灾减灾工作作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