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谅,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人物,1994年剧版由演员李松桥饰演。崔谅,曹魏安定太守。蜀建兴五年,崔谅闻夏侯楙困于南安,急率四千兵马救援,却遭诸葛亮布局,途中被蜀将关兴、张苞截杀。逃回安定,城已失于魏延之手。崔谅仓皇奔天水,又遇诸葛亮亲阻,无奈诈降,图谋反杀蜀军。然诸葛亮识破其计,反用之。崔谅诱...
崔谅,据《三国志·崔琰传》注引世语记载,是崔琰兄长的孙子,也有说法认为他是崔琰的孙子。这位崔谅以简朴著称,曾在晋朝担任尚书和大鸿胪的重要职务。荀绰的《冀州记》进一步确认了谅与崔琰的家族关系。崔谅的后人中,有一位名叫崔谅的,他在晋朝中书令的职位上任职。崔谅的儿子崔遇,曾是后赵的特进。
崔谅,《三国演义》人物,曹魏安定太守。227年,蜀攻魏,崔谅在城中闻蜀兵围了南安郡,困住夏侯楙,十分慌惧,即点军马约共四千,去南安救夏侯楙。中蜀相诸葛亮计,为蜀将关兴、张苞截杀。谅奔回安定,城又为蜀将魏延所取。谅慌投天水郡来,行不到一程,诸葛亮亲截之。谅诈降,欲与杨陵引蜀军入...
南安郡被围,安定太守崔谅心想夏侯楙是曹操的女婿,如果不去救援,将来要被曹睿怪罪。只得留下文官守城,自己带了本部人马,到南安去解围。崔谅引兵连夜行进,赶到离南安五十里的地方,忽听得前后喊声大起,前面关兴,背面张苞,两下一齐杀来。一场混战,安定兵大败。崔谅身边只剩十数人,拼命杀开一条血路,才逃脱...
崔谅回答:「丞相可以命令兵马暂时撤退,让我入城说服杨陵。」 孔明于是命令士兵撤退二十里下寨。崔谅到南安与杨陵见面,详细说明实情。杨陵再带领崔谅见夏侯楙,向夏侯楙一一交代事情经过,并提出建议,由杨陵伪装投降献城,引诱蜀兵入城,再暗中埋伏袭击蜀兵。崔谅按照杨陵的计谋行事,出城见孔明。
崔谅慌投天水郡来。行不到一程,前面一彪军摆开。大旗之下,一人纶巾羽扇,道袍鹤氅,端坐于车上。谅安排已毕,杨陵回到城上言曰:“既是安定军马,可放入城。”关兴跟崔谅先行,张苞在后。杨陵下城,在门边迎接。兴手起刀落,斩杨陵于马下。崔谅大惊 ...
崔谅,三国时魏安定太守。出自罗贯中《三国演义》小说中的人物。曾经与杨陵诈降蜀军,后被诸葛亮将计就计,识破后,被张苞斩杀。魏安定太守。蜀建兴五年(227),蜀相诸葛亮率兵北伐,久攻南安郡不下,谅听闻裴绪道蜀兵围了南安,困住夏侯楙,十分慌惧,即点军马约共四千,去南安救夏侯楙。中蜀相诸葛亮计...
崔琰兄孙(一说崔琰之孙),与《三国演义》中的崔谅不是同一人。《三国志·崔琰传》注引:世语曰:(崔)琰兄孙谅,字士文,以简素称,仕晋为尚书、大鸿胪。荀绰《冀州记》云谅即琰之孙也。
崔谅慌投天水郡来。行不到一程,前面一彪军摆开。大旗之下,一人纶巾羽扇,道袍鹤氅,端坐于车上。谅视之,乃孔明也,急拨回马走。关兴、张苞两路兵追到,只叫:“早降!”崔谅见四面皆是蜀兵,不得已遂降,同归大寨。孔明以上宾相待。孔明曰:“南安太守与足下交厚否?”谅曰:“ 生活小记超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