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沔(673年—739年),字善冲,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祖籍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县),北周陇州刺史崔士约的四世孙,出自博陵崔氏第二房,进士出身。据《新唐书卷一百二十九·列传第五十四》,崔沔可能是《陋室铭》真正的作者。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卒,享年六十七。 轶事典故 崔沔幼时家居成都地区,崔沔八岁时父亲就死了...
崔沔,京兆长安县人,北周陇州刺史崔士约的玄孙。先 祖从博陵迁居陕西后,世代为望族。父亲崔皑,为库部员外郎、汝州长史。崔沔敦厚恭谨,口中从无二话,侍奉父母很孝顺,学问广博善于写文章。开始应制举考试时,对策高中。不久被落第的人援引议论,武则天就命令主考官重新考核,崔沔所回答的策问,比前次的更加精工,为天...
崔沔字善冲,京兆长安人,自博陵徙焉。纯谨无二言,事亲笃孝,有才章。擢进士。举贤良方正高第,不中者诵訾之,武后敕有司覆试,对益工,遂为第一。再补陆浑主簿,入调吏部,侍郎岑义叹曰:“君今欲选也!”荐为左补阙。性舒迟,进止雍如也,当官则正言,不可得而诎睿宗召授中书舍人,以母病东都不忍去,固辞...
崔沔自幼便展现出孝顺的天性。他的父亲早逝,母亲因过度悲痛而患上眼病,崔沔不惜变卖家产,遍访名医为母亲诊治,但最终母亲还是双目失明。崔沔从此每日亲自奉养母亲,三十年如一日,恭敬至诚。他悉心照顾母亲的饮食起居,确保母亲的生活舒适无忧。每逢美景良辰,他都会扶着母亲外出游玩,呼吸新鲜空气。虽然母亲双目失明,无法欣赏...
崔沔1篇诗文 >> 崔沔673~739年,字善冲,唐朝诗人。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原籍博陵,今河北安平,进士出身。应制举,对策为天下第一,累迁祠部员外郎。睿宗朝转著作郎,开元中历秘书监太子宾客。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赠礼部尚书,谥曰孝。 轶事典故 传说崔沔幼时家居成都地区,崔沔八岁时父亲就死了,从此和母亲相依...
崔沔墓志是国家一级文物,形制之大,字数之多,为唐代墓志所少见。此志在史料、文字、书法和雕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文物历史 崔沔墓志,原题为《唐通议大夫守太子宾客赠尚书左仆射崔孝公墓志》,刻于唐大历十三年(778年)四月。20世纪60年代出土于洛阳,具体地点不详。文物特征 志盖高98厘米,宽98厘米,厚18...
崔沔,京兆长安人,周陇州刺史士约玄孙也。自博陵徙关中,世为著姓。父皑,库部员外郎、汝州长史。沔淳谨,口无二言,事亲至孝,博学有文词。初应制举对策高第俄被落第者所援则天令所司重试沔所对策又工于前为天下第一由是大知名。再转陆浑主簿。秩满调迁,吏部侍郎岑羲深赏重之,谓人曰:“此今之郗诜也。
有人对崔沔说:“今日的中书省,都是宰相承奉宣谕拟订命令。侍郎虽然是中书省的副长官,却只是徒设职位而已,完全没有什么事。”崔沔说:“并非如此。设官分有不同职位,上下要互相配合,各申己见,才是成事之理。哪能驯服听命默默无闻而偷生,成为留恋官爵的人呢!”从此每当有拟订诏敕或其他官署里的事时,崔沔常...
崔沔的民间故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点:幼年丧父,孝敬母亲:崔沔幼时家居成都,八岁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十三岁时,母亲患眼疾,他卖尽家产为母亲求医,但未能治愈。从此,崔沔年少便撑起了家庭,对母亲极为孝敬。救童挂灯,行善积德:崔沔家门口有一水塘,一天,一个小孩不慎掉入塘中,崔沔及时将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