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被关进大牢的时候,他的心里肯定充满了悲愤。他为国家出生入死,最后却落得这样的下场。可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岳飞还是保持着自己的忠诚。他被杀害的时候,很多人都流下了眼泪。不过,正义总是会迟到,但不会缺席。后世的人们都非常敬仰岳飞。人们为他建庙宇,把他当作英雄来供奉。他的故事被一代又一代地传颂...
岳飞的故事1 岳母刺字 岳飞十五六岁时,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当权者腐败无能, 节节败退,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岳飞投军抗辽。不久因父丧,退伍还乡守孝。 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飞再次投军。临行前,姚太夫人把岳飞叫到跟前,说:"现在国难当头,你有什么打算?" "到前线杀敌,精忠报国!" 姚太夫人听了儿子...
在这种情况下,岳飞的老战友、中兴四将之一的韩世忠怀着愤怒不平之心去质问秦桧。秦桧回答:“其事体莫须有”。这便是“莫须有”三个字的来源。而韩世忠对此甚为气愤,并说:“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这五个故事不仅展现了岳飞的英勇和忠诚,也让我们看到了他身上的坚韧和不屈。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历史的厚重...
岳飞(1103-1141),南宋军事家,民族英雄。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少时勤奋好学,并炼就一身好武艺。19岁时投军抗辽。不久因父丧,退伍还乡守孝。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飞再次投军,开始了他抗击金军,保家为国的戎马生涯。传说岳飞临走时,其母姚氏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这成为岳飞终生遵奉...
岳飞民间故事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展开全部 一:廉洁奉公 衣——全家均穿粗布衣服,妻子李氏有次穿了件绸衣,岳飞便道:“皇后与众王妃在北方(靖康之难时被金兵俘虏)过着艰苦的生活,你既然与我同甘共苦,就不要绸布衣了了。”自此李氏终生不着绫罗。 食——与士卒同例,部队补给艰难时,则“与士卒最下...
有关岳飞的故事 篇1 这个假期里,我读了《岳飞传》一书,被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深深感动了!他让我明白了一种可贵的爱国主义精神。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故事。岳飞在一岁的那年,家里面遭到了洪灾,母亲带着他来到了麒麟村,然后他们在那里住下来。有一天,金国来侵犯,岳飞积极抗敌,最后岳飞在风波亭被...
岳飞英雄事迹的故事2 岳飞,南宋抗金名将,生于公元1103年,去世于公元1142年,相州汤阴县人,字鹏举,为南宋中兴四将之一,是中国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 岳飞三次投戎,前两次皆因外因而离开军队,第三次之后便安心的呆在军队中,上阵杀敌,保家卫国,自公元1128年到公元1143年。岳飞从一个小小的兵士,成长...
清乾隆年间《精忠说岳》,第22回“结义盟王佐假名,刺精忠岳母训子”,说岳飞之母恐其日后受诱惑而不忠,于是在他脊背上先用毛笔书写,再用绣花针刺字,然后涂以醋墨,使之永不褪色。这是最早叙述“岳母刺字”的故事。 《宋史》载,岳飞于...
岳飞生于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岳飞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员名将,小编收集了关于岳飞的故事3则,欢迎阅读。一、岳母刺字岳飞小时候家里非常穷,母亲用树枝在沙地上教他写字,还鼓励他好好儿锻炼身体。岳飞勤奋好学,不但知识渊博,还练就了一身好武艺,成为文武双全的人才。当时,北方的金兵常常攻打中原。母亲鼓励儿子报效国家...
岳飞故事五则 一,岳母刺字 岳飞小时候家里非常穷,母亲用树枝在沙地上教他写字,还鼓励 他好好儿锻炼身体.岳飞勤奋好学,不但知识渊博,还练就了一身好 武艺,成为文武双全的人才. 当时,北方的金兵常常攻打中原.母亲鼓励儿子报效国家,并在 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孝顺的岳飞不敢忘记母亲的教诲, 那四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