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歌(组诗) 柳忠秧 约 4129 字 【一】 岭南大派 南天雄脉 万里云动 春潮澎湃 三江并流 珠水豪迈 千帆东去 浪淘碧海。 百越气象常新 五岭巍峨多彩 北江迤丽 西江壮哉 东江灵秀 韩江明快 【二】 壮美风云 碧波多情向海涯 大好河山 千古风流颂佳话—— 渊远流长 源出马坝。 先秦百越 本根进化。 汉风楚韵...
《河源日报》刊发诗人柳忠秧《岭南歌》全文 《河源⽇报》刊发诗⼈柳忠秧《岭南歌》全⽂ 柳忠秧(资料图)柳忠秧(柳⼤树),原籍湖北黄冈,客居岭南。著名诗⼈,著有长篇⽂化史诗《天下洞庭天下楼》、长篇楚⽂化史诗《楚歌》、长篇岭南⽂化史诗《岭南歌》等。⼴东省⽂化学会副会长,湖北省⽂联...
岭南文化在古老的华夏大地上独树一帜。斗转星移两千年,诗人柳忠秧的《岭南歌》,印证了这一厚重的文化积淀以及近代岭南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改革风气之先的历史 “岭南大派,南天雄脉;万里云动,春潮澎湃;三江并流,珠水豪迈;千帆东去,浪淘碧海。百越气象常新,五岭巍峨多彩!”——仅开篇数句,《岭南歌》便使岭南的...
诗人柳忠秧文化史诗《岭南歌》自问世以来,在中国诗歌界乃至文化界已产生巨大的反响。这首长达三百余行,凝聚诗人巨大心力和文化良知的史诗作品,以广博、深厚的诗歌意蕴和文化景深,详尽百越大地绝代风流、万千景象。在这样一个喧嚣却又虚无的时代,《岭南歌》无疑是惊天巨雷,辟声出一道璀璨而又明亮的诗歌长虹。
著名历史学家严昌洪:《岭南歌》的历史观 捧读柳忠秧的《岭南歌》,由于语高而旨深,读了三四遍,慢慢含英咀华,才品尝到诗作的沉浸浓郁。在诗人笔下,那“地灵人杰”的赞语已不是一种概念,而是扑面而来的鲜活形象,使我们领略到万古岭南多壮观,千年豪杰齐登临的“大派”、“雄脉”。荆楚文化沃土中走出的诗人,客居...
楚人柳忠秧挟成功创作古体长诗《楚歌》之余威,乘2010上海世博会之东风,几经打磨,写出了又一部古体史诗《岭南歌》,在世博会期间于广东馆隆重举办了发布仪式,又一次取得了可喜的成功。《楚歌》和《岭南歌》共同显示了诗人在现代化的喧哗声中唤回对于南方历史精神的记忆的大情怀,为当代古体诗歌描绘地域文化打开了新的...
柳忠秧先生的诗集《岭南歌》是一本奇书,阅读之际,脑中就不由自主地蹦出了这个题目:《诗歌;呼唤黄钟大吕》。我读诗、写诗近五十年,像这种令人耳目一新、铿锵作响、壮人心怀的作品并不多见。它如同历史的沉重脚步自耳旁响起,又似时代的车轮从身边驰过,让人们在惊讶与喘息间,看不够岭南的苍茫大地上万千景象,读不...
柳忠秧隐身江湖,无须取悦于何种势力,包括诗的势力,文学的势力,一任自己的性情,在大野间求索。《岭南歌》和《楚歌》,就是他求索的行旅。他用自己浸血的野性与血性,在无人之处的荒野上搜寻。他像愤怒的野鬼,在地狱之门徘徊,历验人鬼情怀,结果为诗。
紧跟着,2011年2月1日,《人民日报》再次刊文,指出:“柳忠秧写《岭南歌》其意在诗亦在史,他用凝炼的诗的形态来为岭南文化史作一部浓缩型的诗史,或曰史诗。郭小川那代人的新辞赋体已经在当代诗坛久违了多年,柳忠秧在新世纪复活了这种诗体,而且别开了生面。”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随着时间的推移,柳忠秧新古体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