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可以是潜水, 亦可以是承压水。按可溶岩层的出露条件, 可以把它分为: ①裸露型岩溶水, 可溶岩层直接出露地表, 接受大气降水渗入补给, 亦可受地表水补给, 具潜水性质, 地下水循环交替快, 动态变化较大, 常呈泉或地下河的 ...
一个岩溶水系统通常由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组成:供水区、传递区和排水区。供水区指的是源头区域,也就是岩溶水的来源,一般是地表水、降水或者田地中的水体。传递区是指岩溶水在岩石中穿透和传输的部分,可以是地表或地下的空隙和裂缝、地下河流或者水下洞穴。排水区是指岩溶水通过地下河流或者渗透进入地下水系统的部分。
水文地质学课件 12岩溶水 第十二章岩溶水12.0 概述 12.1 岩溶发育机理 12.2 影响岩溶发育的因素12.3 岩溶水系统的演变 12.4 岩溶水的特征 12.5 我国南北方岩溶水的差异
岩溶水的特征?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1)空间分布极不均匀(2)岩溶水具各向异性;(3)岩溶水的运动,通常是层流和紊流共存;(4)局部流向和整体流向常常不一致;(5)岩溶水的补给,通常以垂直岩溶通道为主,排泄常以泉的形式排泄;(6)岩溶水水位随季节变化大。
岩溶水是赋存于可溶性岩层的溶蚀裂隙和洞穴中的地下水,又称喀斯特水。其主要特点如下:分布极不均匀:在可溶性岩层裸露于地表的补给区,岩溶水的分布尤为不均。补给区往往成为地表水缺乏,而岩溶水又埋得很深的缺水地区。补给方式多样:岩溶水的补给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灌式补给,通过漏斗或落水洞等将...
岩溶水的总体特点如下:水量丰富但不均一:岩溶水的水量相对丰富,但在空间分布上并不均匀。这种不均一性中又存在着相对均一的地段,即某些区域的岩溶水含量较为稳定。含水介质多重并存:岩溶含水系统中,多种含水介质并存。这些介质既构成了具有统一水位面的含水网络,又存在相对孤立的管道流,使得...
第十二章岩溶水 第十二章岩溶水 12.1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与影响因素12.2岩溶水系统的演变(差异溶蚀与地下河系化)12.3岩溶发育与岩溶水的分带性12.4岩溶水的特征12.5我国南北方岩溶及岩溶水的差异 概述 1.岩溶:水对可溶岩石进行化学溶解,伴以冲蚀作用及重力崩坍,在地下形成大小不等的空洞,在地表造成各种...
岩溶水具有丰富的溶解物质。岩石中的溶解物质通过水的作用被溶解并带走,使得岩溶水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离子。这些矿物质和离子对生物生长和地质作用具有重要影响。 岩溶水具有很高的溶解能力。由于岩溶水中含有丰富的二氧化碳,形成了碳酸水,具有较强的溶解能力。它可以溶解石灰石等碳酸盐岩,形成溶洞和地下河道。在溶洞...
岩溶水赋存于可溶性岩层的溶蚀裂隙和洞穴中的地下水.裂隙水存在于岩石裂隙中的地下水.从定义可知二者存在交叉,岩溶水可以是裂隙水,裂隙水可以是岩溶水.但二者属于地下水不同的分类体系,裂隙水、孔隙水、溶穴水是同等概念.岩溶水仅指赋存于岩溶地貌(灰岩、白云岩等)的地下水. 结果...
逐渐溶解其中的溶质,进而形成溶洞和通道,从而产生了岩溶水。2. 裂隙水是指地下水在地层的裂缝或断层中流动而形成的水。与岩溶水相比,裂隙水通常更为清澈,因为其流动路径主要是地层的裂隙,这些裂隙往往不易溶解矿物质,因此裂隙水中的溶解物含量相对较低,水质相对较纯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