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古代建筑屋脊上的装饰,龙首鱼尾的形象,起到辟火镇宅的作用。色彩上采用了孔雀蓝琉璃釉,展现出了元代琉璃极高的釉料调色技术和烧制水平。在具体的细节上,清晰可见的龙须、龙爪、龙鳞等围绕龙身的骨肉严格排布,在龙嘴里还雕刻有一个小人,头戴包头圆帽,手持弯刀,展现出浓郁的蒙汉文化融合的趋势。在山西境内,...
杨氏天镇龙是白垩纪晚期山西的代表性恐龙物种,化石发现于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杨氏天镇龙体长约4米,身体被装甲所覆盖,有着明显的两性差异。雄性天镇龙具有粗大的、向两侧后上方伸出的鳞骨角,以及硕大的尾锤,而雌性天镇龙的鳞骨角和尾锤都要小得多。在一个家族中,雄性和雌性杨氏天镇龙分别承担不同的责任。5...
从古至今,龙代表着祥瑞、威严,是炎黄子孙的图腾。山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许多地方都蕴藏着“龙”的元素和故事。龙年,一起来山西“寻龙”吧!来源:山西发布
闻喜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运城市北端,地处运城盆地与临汾盆地交界处。“闻喜”这个县名,得自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也是全国2000多个县中唯一带“喜”字的地名。古人视蜿蜒东流的黄河为中华龙脉,视万里长城及黄河入海口为其龙头、太行与华山为其前爪、祁连山与可可西里山脉为其后爪、昆仑山与天山为其龙尾。闻喜...
我严重怀疑,山西的先祖们是不是真的见过龙!毕竟山西的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在这一历史文化长河中,龙的模样,被定格在了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如果你来山西,那么你将有幸见到龙的“真实模样”。在山西的古建筑上到处可以找到龙的真迹!古人把它们雕在建筑各处,栩栩如生,有在柱子上...
文物里的“龙”古今数千年,龙已经渗透于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与最强符号,在考古发掘中“龙元素”经常出现在各类文物中,龙纹是古人爱用的常见纹路之一,为器物增添了一抹神秘、高贵的氛围感。在山西省襄汾县著名的陶寺遗址就出土4件距今四千多年带有龙形图案的陶器—— 陶寺龙盘,被称为“中华...
龙纹是古人爱用的常见纹路之一 为器物增添了一抹神秘、高贵的氛围感 在山西省襄汾县著名的陶寺遗址 就出土4件距今四千多年带有龙形图案的陶器 ——陶寺龙盘 被称为“中华第一龙” 国宝级文物——龙形觥 是迄今唯一一件“角形”商周...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据介绍,此次“见龙在田——山西出土龙文物展”是在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馆)长期田野发掘和研究基础上,以新年为契机,通过生肖小视角,透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主题。玉龙堵头 商 “见龙在田——山西出土龙文物展”共展出文物130余件,展览梳理了山西出土新石器...
做龙的传人。 2月2日, 山西考古博物馆 甲辰龙年新春贺岁系列活动正式启幕, 同时推出两个展览: 见龙在田——山西出土龙文物展 抱朴——梁子明考古摄影展 该展览由山西省文物局指导,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馆)主办, 山西博物院协办。 山西省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白雪冰,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