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梆子,山西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上党梆子是山西省四大梆子之一,流行于山西东南部长治、晋城两市(古称潞安府与泽州府)。它在清代乾隆中后期已经盛行,嘉庆、道光年间班社林立,名伶辈出,剧目竞现,流派纷呈,进入蓬勃发展时期。上党梆子以演唱梆子腔为主,兼唱昆曲、皮黄、罗罗腔、卷戏...
蒲剧、晋剧、北路梆子和上党梆子是山西地方戏曲的四大支柱,被称为“四大梆子”,其中,蒲剧、晋剧、北路梆子同根异枝,一脉桕承,皆为梆子声腔的正宗,山西的四大梆子戏,传统剧目中大多是杨家将、岳家军、公案戏、爱情戏,说明了山西的地方戏和人民群众保持着休戚相关的血肉联系。蒲剧 蒲剧又称蒲州梆子,也称"乱弹...
山西四大梆子之一——蒲剧 蒲剧又称蒲州梆子,当地人通称“乱弹戏”,因兴于山西晋南古蒲州(今永济)一带而得名,是山西四大梆子戏中最古老的剧种。蒲剧在清代乾隆时期外省称“乱弹”、“晋腔”、“山陕梆子腔”、“西梆”等;嘉庆、道光以后,又称“山西梆子”;陕西称:东路戏,山西省北、中部称“南路戏”;晋南当地...
晋剧是山西省四大梆子剧种之一,因产生于山西中部,故又称中路梆子,外省称之为山西梆子,主要流布于山西中、北部及陕西、内蒙古和河北的部分地区。 一、晋剧与中路梆子 晋剧是山西省四大梆子剧种之一,因产生于山西中部,故又称中路梆子,外省称之为山西梆子,主要流布于山西...
北路梆子,又名“上路戏”,山西北部的大同、朔州、忻州及内蒙古、河北的部分地区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北路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之一。清代初期蒲州梆子北上,在忻州当地扎根后,逐渐形成北路梆子。其唱腔、曲调、念白均同蒲州梆子相近,但普调更高亢。后来又受了河北梆子一些影响, 特别注重唱功,...
蒲州梆子,山西省临汾市、运城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蒲州梆子,因发源于古蒲州而得名。晋中和晋北称之为“南路梆子”或“南路戏”,上党称“西府戏”,河南称“西戏”,在陕西省、甘肃省西北一带称“晋腔”、“蒲戏”、“山西梆子”、“梆子腔"。蒲州梆子音调高亢,擅长于表现慷慨悲壮的历史...
1948年春天,毛泽东在山西兴县北坡村观看了晋剧《打金枝》后,盛赞此剧“讲君臣团结,人民之福,教育子女,顾全大局,是教育干部的好戏。”1952年10月,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在京举行,山西晋剧名角丁果仙和牛桂英到中南海给毛主席演出了《打金枝》。再次观看晋剧《打金枝》,毛主席兴致很高。事后,中华戏曲改进...
山西晋剧就是张艺谋电影《满江红》里的BGM.晋剧,又称山西梆子或中路梆子,是汉族地方戏曲的一种,流行于山西中北部以及陕西、内蒙古和河北的部分地区。晋剧的特点是旋律婉转、流畅,曲调柔美、圆润、亲切,道白清晰,具有晋中地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独特风格。晋剧于2006年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晋剧起源于...
山西省的四大道地梆子剧种各具特色,它们分别是:1. 蒲剧,源自蒲州,是临汾和运城地区的传统戏剧,以其高亢的唱腔和丰富的特技表演著称,如帽翅、翎子、甩发等,已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 晋剧,又称山西梆子,起源于山西中部,以太原为中心,以婉转流畅的旋律和优美的曲调闻名,是北方剧种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