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蒿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为菊科植物山蒿的全草。夏、秋季采收,去净泥土,熬膏或晒干制炭。 【原形态】 岩蒿,又名:山蒿。半灌木或丛生的灌木状草本,高30~40厘米。根粗壮,木质化。茎直立,由基部分枝,枝细,有白毛,全体呈灰白色。叶为2回羽状细裂,裂片丝状线形,上面疏生毛,下面密生白色绒毛。头状花序排成...
山蒿 药材名称山蒿 拼音Shān Hāo 别名岩蒿 来源菊科山蒿Artemisia brachyloba Franch.,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东北、内蒙古、山西、河北、甘肃。 性味苦、辛,平。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杀虫排脓。主治偏头痛,咽喉肿痛,风湿等症。 用法用量膏0.5~1钱;炭1~3钱。
山蒿是分布在我国北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一种野生半灌状草本植物,在局部区域形成优势种。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对山蒿根长及根系活力的影响如图,进一步研究发现根系的葡萄糖、果糖含量随着旱性程度的加剧而下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干旱胁迫促进山蒿根系伸长,体现山蒿对胁迫的适应 B. 干旱胁迫对不同根序的影响不...
山蒿具有清热燥湿、杀虫排脓、抗炎镇痛等功效,山蒿具有比较高的药用价值,通常情况下在用药期间有很多注意事项,对于年老体弱者或者孕妇应该禁止服用,以免引起副作用。 1.清热燥湿 山蒿能起到比较好的清热燥湿效果,通常情况下可以应用于治疗风热感冒所引起的偏头疼以及咽喉肿痛等临床的症状,一般情况可以把本品通过使用...
山蒿 【拼音】 Shān Hāo 【异名】 岩蒿 【性味】 苦、辛,平。 【功效】 清热燥湿,杀虫排脓。主治偏头痛,咽喉肿痛,风湿等症。 【药用】 菊科山蒿Artemisia brachyloba Franch.,以全草入药。 【注意】 年老、体弱、孕妇忌服。 【用法用量】
山蒿系属于多年生植物,形态独特,既像草本又似灌木。其主根和根状茎粗大且木质化,茎多分枝,呈现出丰富的生长形态。最初,茎、枝、叶背面以及总苞片背面覆盖有短绒毛,随着时间的推移,叶及总苞片背面的毛发会留存,而其他部分的毛发则会逐渐脱落。茎的中部叶片呈现出一至二回羽状全裂的特征,每侧...
【来源】菊科山蒿Artemisia brachyloba Franch.,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东北、内蒙古、山西、河北、甘肃。 【性味】苦、辛,平。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杀虫排脓。主治偏头痛,咽喉肿痛,风湿等症。 【用法用量】膏0.5~1钱;炭1~3钱。 【注意】年老、体弱、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以上就...
山蒿,学名Artemisia brachyloba Franch.,是一种生长在东北、内蒙古、山西、河北、甘肃等地区的草本植物。 山蒿的性味苦、辛,平,具有清热燥湿、杀虫排脓的功效。在中医药中,山蒿常被用于治疗偏头痛、咽喉肿痛、风湿等症。 以下是一个关于山蒿如何帮助患者缓解症状的案例: ...
太白山蒿是一种多年生的植物,其形态特征独特。这种植物的茎通常为直立,高度可达80-100厘米,呈褐色,表面有明显的纵棱,下部稍显木质,且分枝众多,枝条长度可达20-10厘米,甚至更长。茎和枝条被覆盖着灰白色的短柔毛,增添了其外观的别致。叶子质地为纸质,初时叶面被灰黄色短柔毛,随着时间的推移...
山蒿的功效与作用 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杀虫排脓。主治偏头痛,咽喉肿痛,风湿等症。 用法用量 膏0.5~1钱;炭1~3钱。 注意 年老、体弱、孕妇忌服。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