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莨菪,中药名。为茄科山莨菪属植物山莨菪Anisodus tanguticus (Maxim.)Pascher的根。植物山莨菪,分布于我国甘肃,青海等省。具有镇痛解痉,活血去瘀,止血生肌之功效。主治溃疡病,急、慢性胃肠炎,胃肠神经官能症,胆道蛔虫症,胆石症,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别名 七厘散(《云南中草药》),唐古特东...
毒性山莨菪中毒时可见:口渴,咽喉灼热,吞咽困难,皮肤干热潮红,瞳孔散大,视物模糊,兴奋,烦躁不安,说胡话,脉搏速等症状,甚至发生痉挛,呼吸中枢麻痹死亡。解救方法:洗胃(用高锰酸钾3.6g溶于9升水中,或用0.5%鞣酸溶液),或给予催吐剂(中毒早期,患者未能将毒物全部吐出之前进行);导泻;服蛋...
山莨菪为传统草药,属于茄科东莨菪属,以根部入药,经过处理后使用。别名唐古特东莨菪、藏茄、樟柳怪、唐传那保,山莨菪实际上属于茄科东莨菪属植物。其拉丁学名是Scopolia tangutica Maxim.,或Anisodus tanguticus (maxim.) Pasch.。在医学领域,山莨菪以根部入药,经过秋、冬两季的采集、洗净、去外皮、切片和...
山莨菪又名樟柳(青海)、唐川那保(藏语译音)、唐古特莨菪,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分布于青海、甘肃、西藏(东部)、云南(西北部),生于海拔2800-4200米的山坡、草坡向阳处。山莨菪医药上用来提取山莨菪碱等生物碱,且具麻醉镇痛作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山莨菪全株有毒,根毒性大,曾经有报道,有人将其根误...
山莨菪属,学名Anisodus Link et Otto ,茄科茄族一属,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本属共4种。简介 茎直立,常具钝棱角,2或3歧分枝;根粗壮,肉质。单叶,互生或大小不等2叶双生,全缘或具粗齿,有叶柄。花单生,腋生或侧生,或生于枝叉间,通常俯垂;花萼钟状漏斗形或漏斗状,具10脉,裂片4-5,不同形,...
中文名称:山莨菪碱 英文名称:(-)-Anisodamine 中文别名:7-羟基莨菪碱;消旋氢溴酸山莨菪碱;山莨菪碱氢溴酸盐 化学名称:为我国特产茄科植物山莨菪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常简称“654”,其天然品成为“654-1”。用人工合成方法制得的产品成“654-2”CAS号:55869-99-3 分子式:CHNO₄ 分子量:305....
山莨菪(Anisodus tanguticus)是茄科山莨菪属的特有植物,也是重要藏药和工业原料,用于生产临床上重要的托品烷类生物碱:樟柳碱、山莨菪碱、东莨菪碱和阿托品等,可治疗眩晕症、有机磷中毒、帕金森病和其他疾病。资源长期依赖野生采集,人工栽培技术不足,其...
山莨菪的读音是shān làng dàng。山莨菪是一种植物,其名称的发音对于不熟悉的人来说可能会有些困难。下面将详细解释其读音。1. 读音解析:山:读音为“shān”,是第一声。莨:读音为“làng”,这个字在普通话中的发音相对较为独特,需注意与其他发音的区别。菪:读音为“dàng”,也是属于较为...
山莨菪,你会读吗?不卖关子,请大家跟我读:山莨lang菪dang,通通四声,别名:樟柳、唐川那保、唐古特莨菪,茄科、山莨菪属多年生宿根草本,茎无毛或被微柔毛;根粗大,近肉质。植物形态 多年生直立粗壮草本,高约1米。根粗壮。叶革质,卵形或长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12-18厘米,宽4-8厘米,顶端渐尖,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