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芥菊三七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其植株高度通常在30到80厘米之间,表面覆盖着黄褐色的短柔毛。茎直立,有时在基部会稍微弯曲,可以分枝,也有时不分枝,有明显的沟棱。叶子分布较为稀疏,有时向上密集,叶片形状大头羽裂,长度可达4-12厘米,基部狭窄并带有裂片的叶柄,叶柄基部有明显的叶耳。顶端...
根据历史资料,山芥菊三七本种的分布主要限于越南北部和我国的海南岛。在云南,这种植物首次被发现。其特征显著,叶子呈大头羽状分裂,顶端的裂片呈三角状卵形,基部为截形或近似心形。侧生裂片通常有1-2对,叶片两面覆盖着密集的黄褐色短柔毛。这种独特的形态特征使得它与白子菜G.divaricata(L.)DC.区...
山芥菊三七是一种高30-80厘米,被黄褐色短柔毛;茎直立或基部稍弯,分枝或不分枝,具沟棱的植物。它叶疏生,稀向上密集,具柄;叶片大头羽裂,长4-12厘米,基部急狭成具裂片的叶柄,叶柄基部具耳,产云南南部等。 中文学名 山芥菊三七 界 植物界 纲
菊科 菊三七属 百科:山芥菊三七是一种高30-80厘米,被黄褐色短柔毛;茎直立或基部稍弯,分枝或不分枝,具沟棱的植物。它叶疏生,稀向上密集,具柄;叶片大头羽裂,长4-12厘米,基部急狭成具裂片的叶柄,叶柄基部具耳,产云南南部等。 介绍:顶生裂片大,三角状卵形,长3-7厘米,宽2-5厘米,顶端渐尖或稍钝,基部...
山芥菊三七(Gynura barbareifolia Gagnep.)是一种高30-80厘米,被黄褐色短柔毛;茎直立或基部稍弯,分枝或不分枝,具沟棱的植物。它叶疏生,稀向上密集,具柄;叶片大头羽裂,长4-12厘米,基部急狭成具裂片的叶柄,叶柄基部具耳,产云南南部等。形态特征 顶生裂片大,三角状卵形,长3-7厘米,宽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