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二月十六就是印光大师的荼毗日期,远近僧人居士总共两千余人,一起聚集在灵岩山寺,等待那神圣的时刻。据印光大师的生前莲友范古农居士记载,二月十四日风雨交加,到了十五便风和日丽,仿佛为了方便附近的善男信女祭拜,可二月十六那天,又骤然变得阴雨绵绵,树叶上不时滴嗒滴嗒滴落水珠,仿佛老天爷也在为此垂泪...
寺庙负责人:是啊,我们天瑞山寺距现在1200多年历史。原址是在猴子山扁担峰脚下,名叫茶窠。由于那个时候交通不便,后来就迁移到这个山窠里。现在的建筑是明清时期的,比如天瑞山山门就是清朝同治年间建的。 天瑞山寺又称大窠庵,始建...
走进万年寺中,有座四方形的建筑特别抓人眼球,墙体为黄色,屋顶四周有白塔,正门上书“圣寿万年寺”,在这座建筑里面供奉着峨眉山万年寺著名的普贤骑象铜像,这座精致的佛像是件非常珍贵的文物,据寺院里的僧人说,它既是万年寺的镇寺之宝,更是整座峨眉山的镇山之宝。这座普贤佛像非常精美,菩萨身披袈裟,手持...
进南雅寺大院,左转就是之前提到的石碑所在地。石碑共有三块,两块为近代的功德碑,另一块老旧一点的就是清代石碑。这其实还不是镇寺之宝,比尔·波特先生在《空谷幽兰》里说:71岁的住持常照,拿出一只小钟给他们看——那是三百年前清朝初年皇帝赏赐给南雅寺的,它看起来很粗糙……这只小钟去了哪里?看庙人...
寒山寺的“天下第一佛钟”不仅外观仿唐,而且重量惊人,达到了108吨!😲钟高8.588米,钟底裙边最大直径5.188米,钟面主体铭文《大乘妙法莲华经》字数多达69800字,加上其他铭文,总计70094个字。📜与大钟同时奠基的“中华第一诗碑”更是壮观,主体高度为15.9米,总重量388.188吨。碑帽高3.64米,宽5.5米,厚1.46米;碑...
化城寺是九华山的开山祖寺,也是九华山寺院的“总丛林”。早在公元401年就有僧人在此建寺,公元756年,金乔觉时年六十,移到此地修行,因此这座寺院也是金地藏唯一亲自修建并长期居住的寺庙,九华山上所有寺院的大门都朝着这座寺院建设。历经千年,这座寺院多次损毁重修,最近一次重修是在清光绪十六年(1890),因...
还有一位年轻的师傅,可能以后会进入寺庙。活动结束,回到寺内,见到了寺内的镇寺之宝,这是一尊约四、五拾厘米高的汉代佛像,身披的斗篷也是有些年月。寺庙晚上还要有活动,不好停留,告别师傅,回家。回去的小路上还不时有人来参加晚上的活动。本文由雪松随意行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严格来说,这里是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三家的祖庭,因为净居寺是当时的禅宗七祖行思大师所创,形成了"青原法系",后来分为曹洞、云门、法眼三家。 当游客踏入青原山时,会看到一座红亭,据说这是净居寺的镇寺之宝之一。红亭内有一块匾额,上书"青原山"三个字,是南宋时期文天祥所书。
老长沙丨岳麓山的麓山寺的“镇寺之宝”不是佛而是这个“破烂” 在岳麓山上,除了禹王碑,还有一块著名的碑刻——麓山寺碑。 这块石碑规模很大,碑高近3米,宽1米多,碑额上篆书“麓山寺碑”4个大字,碑文则共达1400余字,骈散文体兼用,叙述了麓山寺自晋泰始年间(265—274年)建立至唐开元(713—741年)立碑,这...
一:日本人用诡计想夺镇寺之宝 1937年的一天,静如法师正在寺中坐禅讲经。忽然,从外面闯进一群日本士兵。为首的日本军官名叫松井石根,是名日本大将。他攻陷南京后,大肆掠夺我国珍贵宝物,这次他盯上了苏州寒山寺的一块百年诗碑。只见他对笑脸迎向静如法师:“方丈,久闻您寺内有块举世闻名的诗碑,不知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