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塞【作者】司马光 【朝代】宋 边草荒无路,星河秋夜明。卷旗遮虏塞,歇马受降城。霜重征衣薄,风高战鼓鸣。将军功示厌,士卒不须生。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
《山塞》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边疆战争的场景,通过“边草荒无路”等意象展现了边疆的荒凉,同时以“将军功示厌,士卒不须生”等诗句表达了对战争的深刻反思。整首诗既展现了边疆的壮美,也透露出战争的残酷。✨写作手法:1. 借景抒情:诗人通过描绘边疆的自然环境,如“边草荒无路”、“星河秋夜明”,来抒发对...
山塞宋代:司马光 边草荒无路,星河秋夜明。卷旗遮虏塞,歇马受降城。霜重征衣薄,风高战鼓鸣。将军功示厌,士卒不须生。译文及注释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
《山塞》:读音[ shān sāi];《山塞》作者:司马光;《山塞》朝代:宋代;《出塞》是乐府诗歌的旧题,唐代诗人常用这个题目描写边塞生活。这首诗即借此题写了唐代戍边将士的生活情景,表达了对长期戍边战士的同情,希望能有像汉朝李广那样的大将戍守,使边境得以安宁。诗的大意说:从秦汉时,明月就照...
《山塞》一诗通过描绘边塞战事的残酷与动荡,深刻抒发了诗人对和平安定生活的渴望,以及对平息战乱、守护边疆的迫切愿望。全诗以战争与和平的对比为核心,寄托了诗人对国家安宁、百姓安居的理想。 一、对和平生活的强烈向往 诗中通过刻画边塞战场的惨烈场景(如“白骨露于野”“烽火连三月”等意象)...
山塞原文的相关古诗 乐轩原文 繁弦疑渌水,叠鼓掺渔阳。风结舞初急,尘飞歌正长。凫鹥争上下,栋宇为低昂。太守且安坐,新声未遽央。 静夜原文 午夜空斋四悄然,清寒透骨不成眠。秋风故揭疏帘起,正漏月华来枕前。 春原文 漠漠烟花处处通,游人南北思无穷。林间鸟奏笙簧月, 野外花含锦绣风。鸑抱云霞朝凤阙,鱼...
山塞 注释译文 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宝元元年(1038)进士,签判武成军,累迁大理寺丞、起居舍人…司马光详细介绍
山塞 边草荒无路, 星河秋夜明。 卷旗遮虏塞, 歇马受降城。 霜重征衣薄, 风高战鼓鸣。 将军功示厌, 士卒不须生。 孙权劝学 司马光·宋 初, 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 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
山塞是指山间狭窄的通路,或被山所阻隔、难以通过的地方。它通常处于山区的深处,地形险峻,气候复杂,交通不便。山塞一般被认为是劣势的地方,容易被攻击。然而,在长期历史的演变中,山塞也成为了军事、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它不仅加强了地区之间的联系,也传承着人们的智慧和传统。山塞虽然难以通过,但在...
网络用语山塞的意思?1、指有仿冒或伪造第三方商品的生产厂家。“山寨”从字面来解释是:在山寨中,逃避政府管理。“山寨”一词源于广东话,代表那些占山为王的地盘,有着不被官方管辖的意味。2.通俗得说就是盗版、克隆、仿制等,一种由民间IT力量发起的产业现象。其主要特点主要表现为仿造性、快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