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馆长小夭 嘻嘻,宝子呀,给你找到资源了哦! 快点击[宋 蔡襄 山堂诗帖]打开它吧,保证是想要的。 你是不是还喜欢什么相关的东西,快和我说说~
蔡襄创作的《山堂诗帖》用的是纸本材质,书写风格为行书,兼有楷法,据记载,作品完成于1066年,目前这件作品被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宋代学者邓肃曾这样评价蔡襄书法,他认为:在本朝(也就是宋朝)的书法中,蔡襄被认为是第一名。尤其是在嘉祐年间,他的地位更是无人能及。后来苏轼和黄庭坚相继崭露头角,他...
蔡襄则是属于既注重个人表达又兼顾传统的书法风格表达,显然在“意”的层面上有着不同的侧重和追求。书追魏晋,蔡襄书法的核心,在于其展现的“中和”美学。蔡襄《山堂诗帖》全图 蔡襄《山堂诗帖》局部 【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花未全 开月未圆,看花待月思依然。明知花月无情物,若使多情更可怜。十五日山堂书。 蔡襄《山堂诗帖》,内容为两首七言诗,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作为“宋四家”之一的蔡襄,在此帖中较为地道地表现了“二王”书法传统的精彩笔法,可谓是...
蔡襄《山堂诗帖》纸本,行书,作于1066年,纵24.8cm,横26.7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展卷蔡襄书法,顿觉有一缕春风拂面,充满妍丽温雅气息。 【释文】《丙午三月十二日晚》欲寻轩槛倒金尊,江上烟云向晚昏。须倩东风吹散雨,明朝却待入花园。《十三日吉祥院探花》花未全开月未圆,看花待月思依然。明知花月无情...
“宋四家”之一蔡襄《山堂诗帖》,淳淡婉美,绝对是一流的水平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北宋书法家、文学家、茶学家,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山堂诗帖》创作于1066年(宋英宗治平三年),是蔡襄去世前一年的作品,尽显其书法技艺的至高境界。尺寸:纵24.8cm,横26.7cm...
花未全 开月未圆,看花待月思依然。明知花月无情物,若使多情更可怜。十五日山堂书。 本帖写了春天的风物与赏花的心致。北宋时期,文人精神高涨,士大夫生活趋于精致文雅,赏花惜春的心情也相随而生。蔡襄为人温和,不疾不徐,温婉风雅。这从一千年以...
蔡襄的行书作品《山堂诗帖》,犹如一颗艺术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观其字形,美观大方,每一个字都像是精心雕琢的艺术品。笔画粗细得当,用笔细腻而富有变化。起笔多沉稳含蓄,行笔流畅自然,收笔干净利落,笔笔力透纸背,展现出深厚的功力。其结构极为严谨,字的重心把握精准,笔画之间的呼应与搭配恰到好处。无...
蔡襄《山堂诗帖》,妍丽温雅,如沐春风 蔡襄,宋代书法家,蔡襄正、行、草、隶书皆能,又能飞白书,尝以散笔作草书,称为“散草”或“飞草”。书法学虞世南、颜真卿,并取法晋人。世人评蔡襄行书第一,小楷第二,草书第三。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共称“宋四家”,誉满书苑。蔡襄《山堂诗帖》,笔法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