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山不幽,此中情又别。 一僧敲一磬,七子吟秋月。 激石泉韵清,寄枝风啸咽。 泠然诸境静,顿觉浮累灭。 扣寂兼探真,通宵讵能辍。 好鸟无杂栖,华堂有嘉携。 琴樽互倾奏,歌赋相和谐。 但嘉鱼水合,莫令云雨乖。 一为鹍鸡弹,再鼓壮士怀。 初景待谁晓,新春逐君来。 愿言良友会,高驾不知回。 查看...
明末清初•李回寶(朝鮮)《網罟設兮山不幽(月課)》鑑賞:「天以乘除二氣流,聖於民物亦春秋。寧容蹄跡交中國,乃法蜘蛛教九州。山擁林回還我苑,高翔險挺總吾罘。幽幽誰道能藏疾,德與乾坤撫大幽。」錄自《石屏集·石屏先生文集卷之二》(詩)。
所以“一鸟不鸣山更幽”就不单纯是描写山中的幽静,更重要的是表达诗人内心岑寂和对寂寞的不满足,以及对喧闹春天的期待。一个“山更幽”的“更”字,便把作者的心境集中的表现出来。反馈 收藏
这里有个很有意思的事,鸟鸣山幽,逻辑不通,鸟鸣山更幽则通,大家可以好好体会一下其中的味道。再从诗意上讲,“一鸟不鸣山更幽”,平淡似水,味同嚼蜡,远失“鸟鸣山更幽”之意境。“鸟鸣山更幽”,“更”字乃精髓,使得此句熠熠生辉;“一鸟不鸣山更幽”,“更”字乃败笔,使得此句成无根之木,“...
王安石《钟山即事》:一鸟不鸣山更幽 宋代诗人王安石有一首《钟山即事》,从诗名可知,当时的诗人身处钟山,看着眼前的美景,便大笔一挥,写下了此诗。《钟山即事》 (宋·王安石)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诗人说,山涧中的流水,静悄悄的,绕着竹林流淌。竹林西...
人,“茅檐相对坐终日”,整天整日一声不响地在屋檐下对着大山静静的坐着,幽闲、寂寞至极。末句是改用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安石翻过一层,变成“一鸟不鸣山更幽”。对这样的改写,前人多有讥刺,认为一鸟不鸣,山自然更幽,用不着多说,所以王安石这么一改,是点金...
这首《钟山即事》突出了一个静字。山涧里的水静静的流着,竹子青翠、花草芬芳,自己坐在家门口,静静的坐着,看着涧水、绿竹、花草,不知不觉地,白天过去,夕阳下山,山中十分幽静,连鸟都不叫一声。“王籍的诗“蝉叫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是以动写静,“一鸟不鸣山更幽”,是以静写静,山里静悄悄的,...
实际上它是南山区和龙华区之间的一座界山,以前没有官方名称‘亚寄山’的时候,户外驴友圈的山友们都叫它‘旭日顶’。你在草坪上见到的那条亚寄山(双乳峰)山腰横线,便是龙华区正在修建环城绿道民治西段的位置。如果你有兴趣前往那里一探究竟的话,可以选择从北站公园人才绿道尽头的南端起步,然后沿着宽敞的...
青城山有多幽静,除了路过稀少的人们,就是这不停流淌的水。这些盘根错节如虬龙般的树实际并不多见,长得这么有特色更为稀少了。山间随处可见这种休息的小亭子。青城后山水潮,这些亭子在潮湿的环境下一直保持那种湿而陈旧的感觉,悄然你如穿越到了古代。 古代的文人一琴一茶,也许就是喜欢这样的幽静吧?随处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