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将对公安屯兵点相关制度进行解释。 一、屯兵点设立的依据和目的: 公安屯兵点的设立依据主要包括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安机关的工作需要。其目的是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场所的巡逻防控,维护社会治安和公共秩序,提高公民的安全感和生活质量。 二、屯兵点的职责和功能: 公安屯兵点承担着多项职责和功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
财政困难:明朝建立初期,国家财政十分困难,国库空虚,无法满足军队的开支需求。为了解决财政困难,明朝政府实行了屯田养兵制度,旨在通过军队自给自足的方式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屯田养兵制度将原本由国家负担的军饷转变为军队自给自足的方式,通过开垦荒地、发展农业生产来满足军队的物资需求,从而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土地荒芜...
如果采取这样的制度则很显然不符合朱元璋的政治意图。要知道,朱元璋想要的是稳定,军户世世代代为军户,农民就世世代代为农民。所以屯兵制与募兵制最大的区别就是军户的身份是不可更改的,也只有这样,“战时打仗,闲时耕田”这一体系才能维持下去。如果士兵均须退伍或者切换职业,那么屯兵制肯定不会达到它想要的结果。
戴笠曾经指出,明朝边将“一万额兵,止有六千,以四千为交际、自给、养家丁之用。沿袭既久,惟仗家丁以护遁、冒功,而视彼六千为弃物。弃物多而家丁少,终不能以御敌。”可见,家丁制度是明朝后期军政败坏情况下出现的一种畸形产物,它标志着官军逐渐由维护整个地主阶级统治的力量,蜕变成为将领们谋取个人私利的工具。
从两种兵役制度特点上看,二者最大的区别就是世兵制为职业士兵,府兵制为兵农合一,府兵制相对于世兵...
唐太宗为了推行这种屯兵制度,还把唐朝的将军府改名为折冲府,在鼎盛时期折冲府全国有六百多个,而且除了这些兵力之外,唐朝还有藩镇军和中央军,中央军是直接归朝廷同意调度管理,而藩镇军则是归属各地藩王的。 据史料记载,到唐玄宗时期,唐朝还设立了节度使,专门把边境的州当做镇来管理,而藩镇势力基本有节度使管理,这些职...
35. 制度篇-军人职业化:“四民”之外的第五民 2018-09-25 07:00:0018:264.4万 所属专辑:北大赵冬梅讲中国史 | 通解中国时代变迁与国人命运 购买| 199喜点 喜欢下载分享 下载手机APP 7天免费畅听10万本会员专辑 当前评论用户 中阅 106
所属专辑:刘伯温传|明朝那些事儿 | 明朝第一牛人,神机妙算破天机|朱元璋左膀右臂 | 经世智慧 6元开会员,免费听 购买| 29.99喜点 音频列表 刘伯温传 146 一定要把枪杆子稳住 221 2023-12 刘伯温传 147 中国屯兵制度的巅峰——卫所制 216 2023-12
材料 为开发江南经济,孙权仿照曹魏推行屯田制度。东吴的屯田制度始创于建安七、八年,分军屯和民屯两类,在今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境内设立屯田基地。皖城的屯田基地有屯兵数千家,毗陵屯田上的劳动者有男女各数万口。为配合屯田生产,东吴重视水利灌溉,《水经注》称:“吴时,旧立屯于水侧,引巴水以溉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