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居讷禅师的开导,欧阳修有所省发,后入参大政,至誉讷于公卿之前,其排佛之心已荡然无存。 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创立十方净因禅院,《僧宝传》记述云:“止有道者住持。欧阳修、程师孟奏请庐山居讷,讷称目疾不起,听举自代,乃以怀琏应诏。”门徒对师此举大惑不解,问其何故。师淡然笑答:“学道贵知足,...
一日,居讷禅师读《华严论》,至“须弥在大海中,高八万四千由旬,非手足攀揽可及,以明八万四千尘劳山,住烦恼大海。众生若能于一切法,无思无为,即烦恼自然枯竭,尘劳成一切智之山,烦恼成一切智之海。若更起心思虑,即有攀缘,即尘劳愈高烦恼愈深,不能至诸佛智顶”这...
《赠庐山者居讷》 分享 原文拼音注音 朝代: 宋朝 | 作者:王令 | 类型:写马| 纳公匡庐老,诗句整以雅。 标韵乐天淳,不肯外礼假。 所居远城市,绝俗就闲暇。 岗崖道路恶,亦为佳客下。 余虽昔所闻,相见今乃乍。 爱期语言好,超绝忽世跨。 马舁就其居,灯火共清夜。 惜不见其壮,已...
庐山圆通寺居讷禅师,宋代著名高僧。梓州(今四川三台)人,俗姓蹇。相貌英俊,读书过目成诵。居讷禅师十一岁出家,十七岁时因背诵《法华经》得度出家,受戒后开始登坛讲经,因辩才无碍,深得信徒的欢迎,连当时的耆宿高僧也不能与之相比。当时有许多禅僧从南方参学回来,都劝居讷禅师行脚参访。于是...
悉悔昨非,观万事之本空,了生死于一致,则净念当明、天真独露,始可问津于此道耳。”至此,欧阳修肃然心服,痛改前非,当即留东林寺参悟,其后回到朝廷,再也不谈反佛之事,反在公卿面前称扬居讷,不时致信请教军国大事,最后归依佛门,潜心学佛参禅,息心危坐,屏却酒色,还自号“六一居士”,将所出书集取名为《居士...
能避虚名而保全高尚的节操,能自始至终坚守僧家本色,在圆通居讷禅师,是真正做到了。【提要】这一篇举古德贤慧阔达,不以声利自累。以此训学人当效法古德,谨始慎终,保全名节。【编注:本文选自《禅林宝训注释》,《禅林宝训》,宋沙门妙喜竹庵共集,东吴沙门净善重集,凡三百篇,大概使学者削势利人我,趋...
赠庐山者居讷拼音版、注音及读音:文学家:zèng lú shān zhě jū nè 赠庐山者居讷 nà gōng kuāng lú lǎo,shī jù zhěng yǐ yǎ。纳公匡庐老,诗句整以雅。biāo yùn lè tiān chún,bù kěn wài lǐ jiǎ。标韵乐天淳,不肯外礼假。suǒ jū yuǎn chéng shì,jué ...
箴言录丨居讷禅师:学人当守节义以自重 圆通讷和尚曰:躄者命在杖,失杖则颠。渡者命在舟,失舟则溺,凡林下人,自无所守,挟外势以为重者,一旦失其所挟,皆不能免颠溺之患。【译文】圆通居讷和尚说:跛脚的人,他的行动全靠拐杖支撑着,一旦失去拐杖的支撑就会摔倒。渡河的人,他的生命全系在舟船,...
中国禅宗祖庭,湖北黄岗四祖寺自道信大师于唐武德七年(624年)开山创建以来,历代驻锡者高僧辈出,大德潮涌其中,居讷禅师又叫纳堂思即为名冠北宋的一代高僧,讷堂思禅师系禅宗青原十世法嗣,禅学精深,尤善《华严经》。 写下过《醉翁亭记》、《秋声赋》等千古名篇的欧阳修大文豪,在遇居讷禅师之前,不仅不信佛,反而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