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居延屯戍区,居延都尉府接收候官所做的罢免文书,指出所辖部隧吏员应当罢免的各种原因,居延都尉府核实后会给予最终罢免的裁定。由此可见,下级候长、燧长等戍吏的最终罢免权掌握在居延都尉府手中。
“居延新简”相对于1930年出土的“居延汉简”而言,主要包括1973-1974年在汉代居延甲渠候官遗址和甲渠塞第四隧两个地点出土的汉简,共8206枚(其中甲渠候官7944枚,第四隧262枚)。甲渠候官遗址,俗称破城子,位置在北纬41°47’34”,东经100°56’54”。1930年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成员贝格曼在此地发掘汉简4422...
在额济纳旗,我首先参观居延汉长城。前额济纳旗旗委书记巴图朝鲁对居延汉长城了解甚透,曾著书立说,对居延汉长城介绍的很透彻。 巴图朝鲁书记记述:居延汉长城是汉武帝太初三年即公元前102年,在额济纳旗居延地区修筑的,西南到河西走廊北山,西接敦煌的汉长城。东北入今蒙古国腹地,东连光禄汉长城。 居延汉长城又称居延塞墙...
西汉居延汉简《建武五年秋祠社稷令》 横排版:建武五年八月甲辰朔戊申,張掖居延城司馬武以近秩次行都尉文書事,以居延倉長印封,丞邯告勸農掾褒、史尚,謂官縣以令秋祠社稷。今擇吉日如牒,書到令、丞循行,謹脩治社稷令鮮明。令丞以下當(缺:侍祠者齋戒,務以謹敬鮮絜約省爲故。褒、尚考察不以爲意者輒言,...
汉居延笔制法不裹纸,柱虽短而根不粗,与今制略同。疑与韦诞《笔方》所属者同法,而非王羲之《笔经》之法也。今人见天平笔以为近古者,睹此可以废然反矣。 版权说明:本平台以传播书法知识为宗旨,文章源自网络,仅代表原作者观点,网络素材无从查证作者,若所转载文章中的文字内容...
在居延汉笔发现前,世界上最早的毛笔遗存当属奈良正仓院收藏有十七只圣武天皇遗留下来的缠纸有心笔。即便是今天,这也是唐代缠纸工艺留存的仅剩几只实物,弥足珍贵。据傅芸子先生在《正仓院考古记》中记述: 先观中棚,所陈多文房用具,笔凡十七枝...
汉居延木简 汉居延木简是汉代时期的一件文物,现收藏于南京博物院。文物特征 长15.9,宽3.35,厚0.35 厘米 木黄色,上有墨书“甲渠官”三字。
20世纪,位于河西走廊的汉代居延要塞遗址先后出土三万余枚简麟,内容起自西汉中期,止于东汉中后期,统称居延汉简。有学者发现,《居延汉简》所载人名与《急就篇)相合者约30个。这些汉简所裁人物,有的籍属边郡,有的来自内地(如表所示)。表:《居延汉简》与《急就篇》人名互证(部分)《急就篇》《居延汉筒》所...
居延垦区是当时全国边地开发的样板区,也许是居延地区的农垦成就让朝廷欣慰,汉武帝末年,中央负责农业的官员“搜粟都尉”赵过总结出一种先进的耕作技术“代田法”,就是首先在居延试点推广的。居延边塞的屯田看来很成功,在居延汉简中可以看到,居延地区有很多余粮可在市场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