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凝聚态理论与材料计算重点实验室T01组胡海平特聘研究员、陈澍研究员团队,与量子计算研究中心G01组郑东宁研究员团队合作,提出了一种新的局域化效应,即标度定制的局域化(STL),并在电路平台进行了该效应的实验观测。与点能隙引起的趋肤效应及由波干涉导致的...
研究固体物质的物理性质、微观结构、构成物质的各种粒子的运动形态及其相互关系的...特别是硅场效应管的硅-二氧化硅界面形成表面势阱,在其中的电子构成二维运动的电子气,具有独特的性质,包括电子态局域化和k.von克利青在1980年发现的量子霍耳......
大名鼎鼎的电子局域效应就是这位叫做安德森的大爷提出来的,这种效应可以解释含有缺陷和杂质的导体在一定条件下会相变为绝缘体的现象,但在当时却不能被受能带理论主流思想支配的一众科学家所接受,并使得安德森局域理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被遗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总是羡慕别人取得的成就的同时觉得自己是学术垃圾制造者...
弱局域效应是一种电子效应。弱局域化 在金属扩散区,电子可以从体系中某一点,例如M出发,沿不同的无规路径到达另一个点,例如N。到达N点的总概率是所有可能路径的概率幅相加的绝对值的平方,注意不是概率相加。这个概率可以分成两项,第一项就是经典扩散概率,第二项是由于不同路径间的量子相干。对于由M到N的...
1 Nano Letters 原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lett.2c02601, 视频播放量 4024、弹幕量 22、点赞数 144、投硬币枚数 91、收藏人数 149、转发人数 58, 视频作者 Dr陈可乐, 作者简介 知乎&红薯ID陈可乐,推荐知乎付费咨询。广告/商务v502814883,论文推
最近,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在非厄米物理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提出并实验观察到了一种新型的局域化效应——标度定制的局域化(STL)。这一成果为非厄米系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探索打开了新的方向。 非厄米物理近年来备受关注,其应用范围涉及光子学、超冷原子、声学和电路等多个实验平台。研究者们发现,非厄米...
这种“选择性”的共振效应说明Ni-DRX几乎是互不分享电子的Ti和Ni的“单相混合物”一样,证明了上文中提到的强电子局域效应。与之不同的时,这种“选择性”的共振效应在NMC中没有出现,说明NMC的电子局域性大大小于Ni-DRXs。 图4. Ni-DRXs和NMC的紫外可见吸收和...
局域场效应是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中的一种重要现象,它由于各向异性性质和非线性响应特征而引起。在纳米尺度下,材料的各向异性和非线性效应变得显著,因此局域场效应在纳米材料中更加突出。局域场效应包括局域电场增强和局域电流增强两方面。 局域电场增强是指当光与纳米结构相互作用时,产生的电场在纳米结构附近会被显著增强。
最近几年,弱局域效应和介观物理知识在深入揭露拓扑量子材料的低温物性方面,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概念和手段。凝聚态物理学界更有一则关于弱局域效应“首次”被实验“明确”验证的吸引人的故事,它从1979年流传至今,为无序物理领域中人所津津乐道,笔者指导的第一位台湾大学物理系博士生吴至原(1996年毕业)亦曾熟读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