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一词源自拉丁文Guta(一滴),意指一滴有害液体造成关节伤害,痛像一阵风,来得快,去得也快,故名痛风。古代痛风多好发于帝王将相,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高尿酸血症(HUA)的患病率逐年增加。尿酸生成增加和(或)排泄减少均可导致HUA的发生。流行病学 痛风见于世界各地,受地域、民族、饮食习惯...
尿酸过高引起痛风一般可以使用药物、手术等方法进行治疗。 1.药物。痛风急性发作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吲哚美辛、双氯芬酸等非甾体抗炎药进行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如果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治疗无效,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更换倍他米松、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药物进行治疗。痛风处于发作间歇期时,患者可以在医生...
尿酸一般超过正常值,都有可能会引起痛风,通常男性尿酸正常值在149到416umol/L,而女性的正常值在89到357umol/L等。不过尿酸过高可能会引起痛风,但不是绝对的。只有患者表现出以下症状时才能确定患有痛风。 1.局部肿胀:痛风会引起关节红肿,并且经常在半夜或者是凌晨发病。 2.痛风石:痛风石好发耳廓或关节的周围,大小...
痛风指标通常是指尿酸水平,正常成年男性尿酸水平为208-428μmol/L,女性为155-357μmol/L。 男性尿酸持续超过428μmol/,女性尿酸持续超过357μmol/,结合临床表现等可以诊断为高尿酸血症,而持续的高尿酸血症会引起全身关节出现病变导致痛风。 痛风在治疗上主要是控制急性炎症、降低尿酸水平、防止形成尿酸结石等,可遵...
尿酸多少算痛风具有不确定性,痛风诊断需要临床表现、血尿酸水平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后确定。 机体由于尿酸生成或者排泄障碍,引起血液中尿酸增多,当血尿酸水平大于420umol/L时,为高尿酸血症,但只有小部分高尿酸血症的病人,可以发展为痛风。若没有关节炎、痛风石形成、肾脏损害等情况,尿酸水平即使高于正常...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是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的代谢性疾病。但痛风发病有明显的异质性,除高尿酸血症外可表现为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慢性关节炎、关节畸形、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性尿路结石。临床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前者多由先天性嘌呤代谢异常所致,常与肥胖、糖脂代谢紊乱、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等聚集发生...
8、肾小管分泌功能障碍遗传因素多基因遗传导致肾小管尿酸转运蛋白(如SLC2A9)功能异常,尿酸分泌减少。此类患者肾脏无器质性损伤,但尿酸排泄效率显著降低。9、肾脏疾病多囊肾、肾小管酸中毒等直接损害肾小管结构,影响尿酸分泌能力。痛风肾五大典型表现 痛风肾早期症状隐匿,容易被忽视,后续可能出现以下表现:1、夜...
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可出现关节红肿热痛,可采用药物治疗缓解症状,如非甾体类消炎药、糖皮质激素、秋水仙碱等。同时冷敷也可缓解症状。 1、非甾体类消炎药 急性期首选的止痛药物,如双氯芬酸钠、塞来昔布、美洛昔康等。关节不痛后即可停止用药。需要检测肝肾功。 2、秋水仙碱 该药的使用应开始时从小剂量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