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翳 页面 讨论 编辑 编辑源代码 历史 尾翳,经穴别名。《灵枢.经脉》:“任脉之别,名曰尾翳。”后《针灸甲乙经》等书列作鸠尾穴之别名。见该条。
尾翳穴,别名鸠尾穴,神府穴,骬尾穴,骭鹘穴,骬骬穴,臆前穴。位于脐上七寸,剑突下半寸。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消除疲劳、治疗晕车晕船、可以缓解焦躁性格等。此穴位为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穴位信息 位置:位于脐上七寸,剑突下半寸。经属:任脉,系任脉之络穴。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及肝、胆...
尾翳 A+医学百科>> 尾翳 尾翳,经穴别名。《灵枢.经脉》:“任脉之别,名曰尾翳。”后《针灸甲乙经》等书列作鸠尾穴之别名。见该条。 出自A+医学百科 “尾翳”条目http://www.a-hospital.com/w/%E5%B0%BE%E7%BF%B3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关于“尾翳”的留言:订阅讨论RSS...
鸠尾别名尾翳、心厌、神府。〖别名〗尾翳穴,神府穴,骬尾穴,骭鹘穴,骬骬穴,臆前穴。 取穴方法: 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鸠尾穴位于心窝正下方,最底下肋骨稍下处。 鸠尾穴 Jiū wěi 〖取穴方法〗人体鸠尾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胸剑结合部下1寸。
任脉络 任脉络是指任脉的别行络脉,名曰尾翳(即鸠尾),在剑突下面,散布于腹中,它的病变,实证为腹部皮肤疼痛,虚证为腹部皮肤瘙痒,可取鸠尾治疗。
尾翳名意指本穴气血为天部的浮游之气。理同鸠尾名解。 鸠者鸟之一种,其习性特征与鹃相近,鸠与鹃最大的不同之处即是不自营巢,而是在其它同类鸟巢内下蛋并由它鸟代为孵化。尾者余也,指鸠鸟余下之物。鸠尾名意指任脉热散的天部之气在此会合。本穴物质为任脉热散于天部的浮游之气,至本穴后为聚集之状,...
尾翳 A+醫學百科>> 尾翳 尾翳,經穴別名。《靈樞.經脈》:「任脈之別,名曰尾翳。」後《針灸甲乙經》等書列作鳩尾穴之別名。見該條。 關於「尾翳」的留言: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任脉之别络——尾翳 任脉的别行络脉,穴名尾翳(即鸠尾穴),在剑突下面,散布于腹中。 【生理功能】和胃降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宁心安神。 【主治病症】主治胸痛、腹胀、神经疾病。
摘要: 鸠尾Jiūwěi(CV15)络穴;膏之原 【定位】剑胸结合下1寸,前正中线上(图15-2-5)。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浅层主要布有第7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深层主要有第7胸神经前 ... 鸠尾Jiūwěi(CV15)络穴;膏之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