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斋书录解题》、《文献通考》及《宋史·艺文志》皆著录十三卷。安世原有《尽言集》、《元城集》二集,前者收录谏章,后者为文集。《元城集》唯《宋史·艺文志》著录,题《刘安世文集》,久已失传。《尽言集》则因淳熙五年(1178)括苍守梁安世所刻而流布后世。括苍本久无著录,今唯南开大学图书馆藏有清...
尽言醒众聩,独立耸清标。意思:都说了很多馈,独立高耸清标。出自作者[宋]高斯得的《读天台侍郎黄公神道碑》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明朝末年历史的深沉感慨,通过描绘对历史人物的回忆和对当时社会的观察,表达了对名臣的敬仰和对奸臣的愤慨。 首联“昔纂宁宗纪,名臣叹寂寥。”描绘了作者回顾明朝宁宗时期的历史,...
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不知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作者 张若虚(约660—约720),唐代诗人。扬州(今属江苏)人。官兖州兵曹。与贺知章、张旭、包融齐名,号称“吴中四士”。事迹...
作者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
尽言未办常扃户,竟是吾身得自由。意思:都说没办常关上门,最后是我自己得到自由。出自作者[宋]陆游的《遣兴》 全文赏析 这首诗《辙迹当年遍九州,晚归始解卧林丘》是一首表达诗人对人生理解与感悟的诗篇。它通过描绘诗人的归隐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首联“辙迹当年遍九州,晚归始解卧林...
明代钟惺、谭元春《唐诗归》:谭云:奇想,旷想。钟云:放言只中无人。明代沈德潜《唐诗别裁》:脱口而出,纯乎天籁,此种诗人不易学。清高宗敕编《唐宋诗醇》:千古奇趣、从眼前得之。尔时情景,虽复潦倒,终不胜其旷达。陶潜云:“挥杯劝孤影”,白意本此。清代李家瑞《停云阁诗话》:李诗“举杯邀明月,...
考点内容梳理对点速练《无言之美》一文作者从四种艺术入手,运用1.《无言之美》第11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了举例论证,论证了“无言”也能产生美。 (1)以法?有何作用?“言尽一切”的相片与“言及部分”的图画相比,图举例论证画之美证明了无言之美;(2)以文学作品的含蓄之美凸显无言之美;(3)从音乐中的“无声...
近代·岑仲勉《读全唐诗札记》:岑仲勉曰:此刺张守珪也。……二十六年,击奚,讳败为胜,诗所由云“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也。作者简介 高适(约702—765),唐代诗人。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蓚(今河北景县)人,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早年潦倒失意,曾往来东北边陲...
王国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王国维说,___就是说词有这样的一种美。1.表现出作者心灵中一种深隐幽微之品质的自然流露,往往可以给读者一种最为自由也最为丰美的感发与联想。2.有了言志抒情的用心,但是由于作者本身之修养,性格,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