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何铸传》,以及岳飞之孙岳珂编纂的《鄂王行实编年》里,关于这一段的描述,都记载是“尽忠”两字。另外,杭州岳飞墓和汤阴岳飞庙前的石碑上,刻的也是“尽忠报国”。然而,当宋高宗跟岳飞发生交集,奖励岳飞时,情况就变了。《宋史·岳飞传》里记载:帝(宋高宗)手书“精忠岳飞”字,制旗以赐之。《...
当使者来到岳飞面前,岳飞大笑说:“皇天后土,可表此心。”秦桧又让何铸审问岳飞,岳飞把衣服撕裂开来,后背露出四个字“尽忠报国”,刺青深入皮肤底层。始建于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的岳飞墓,其照壁上嵌有明人洪珠书写的“尽忠报国”四个字。那么,“精忠报国”是怎么来的呢?这源于《鄂王行实编年》的记载。...
尽忠报国岳飞文言文翻译原文: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也。自幼孤贫,好学不倦。弱冠之年,尝从师学射,技冠群英。及长,习武艺,尤精骑射。靖康之变,金人南侵,飞乃奋起,率数千骑,以援国难。初战于风陵渡,大破金兵,威震敌国。后转战于中原,屡立奇功,官至节度使。飞性刚烈,嫉恶如仇,赏罚分明,人皆畏服。时...
民间流传着很多关于他的故事。“岳母刺字”是其中之一,大意说的是,岳母在岳飞的背上用绣花针刺上了“精忠报国”四个字,希望他永远以报国为志。但是据《宋史》记载,岳飞后背有“尽忠报国”四个字,深入肤理。有观点认为,这四个字是后来才慢慢演变为“精忠报国”。岳飞也确实对母亲十分孝顺。据说,当母亲生...
这显然是为岳飞洒下了一层忠诚与直率的光辉。秦桧企图通过利用张宪的事情来解除岳飞的处分,但岳飞对此并不畏惧,坚定地展示出致命的忠诚信念,那背上的刺青不仅是对国家的承诺,更是对后世忠诚精神的生动传递。而岳飞墓上“尽忠报国”四个字的存在,更是验证了这段历史的真实性。该墓建于南宋嘉定十四年,明人洪珠...
岳飞的长眠地和纪念地。所承载的民族精神、历史文化内涵,使其不仅成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传统忠孝文化的代表。今年是岳飞诞辰920周年 “杭州岳庙”特别推出 走近岳王庙 第1期 “精忠报国”与“尽忠报国”点击看视频 说到岳飞,“岳母刺字”的故事大家一定都听过。
宋高宗手书“精忠岳飞”四字,皇后又将这四个字刺绣在锦旗上,赠送给岳飞。“精忠”二字就成了岳飞的代名词。 岳飞像 再加上他秉承母训,尽忠报国。所以,人们就将“精忠岳飞”和“尽忠报国”合称为“精忠报国”。 刘海粟题“精忠报国”匾额 在岳王庙内,可以看到刘海粟94岁时写的“精忠报国”匾额。 启功题...
根据正史来看,岳飞的后背上刻着“尽忠报国”,并非“精忠报国”。不过,《宋史》并未记载有关刻字之人的信息,直到目前为止,我们都无法得知此人的真实身份。既然如此,为何后人一致认为岳飞后背上的字为“精忠报国”呢?其实,此事与清朝作者钱彩有关,他撰写了一部名为《说岳全传》的小说。在该小说中,钱彩...
如果是岳母刺字,应该是对儿子劝勉、激励,而不是评价。事实是,岳母刺字故事是后人杜撰的。如果是岳飞请人刺字,应该是为了自我勉励。“尽忠报国”是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的意思。作为成语,古已有之。如《北史·颜之仪传》:“公等备受朝恩,当尽忠报国。”而“精忠”是一种评判,是对人的称赞。“精忠报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