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步骤(在此以甲苯胺蓝染料以及硫堇染料为例,对小鼠脑组织进行尼氏染色): 甲苯胺蓝 1.切片准备 2.多聚甲醛固定切片(24小时,石蜡切片后续还需脱蜡在水化,如果切片之前已经完成固定,则无需这一步) 3.蒸馏水冲洗(1min); 4.切片入Toluidine blue Stain,将染色缸置于恒温箱50-60°C侵染25-50min; 5.蒸馏水...
尼氏染色法(NisslStaining)是一种用碱性染料染色神经组织的方法。尼氏体是神经元内的一种嗜碱性物质,广泛分布于各种神经元中,其形状、大小和数量因神经元类型而异。通过尼氏染色,可以观察到神经元内的细胞结构,并了解神经元的损伤情况。常用的碱性染料包括焦油紫、亚甲蓝、甲苯胺蓝和硫堇等。以下是使用甲苯胺蓝染...
尼氏染色 尼氏染色发明于1892年,是根据它的发明人德国科学家Franz Nissl命名的。细胞的DNA和RNA带负电荷,这是因为它们分别是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组成。以脱氧核糖核苷为例,它由碱基、脱氧核糖和磷酸构成。 其中的磷酸使DNA和RNA带负电荷、呈酸性。尼式染色正是利用了DNA、RNA酸性的特征,用碱性的染料(比如,...
尼氏染色——Nissl染色,能将组织内的肥大细胞清晰地显示出来,便于观察肥大细胞的数量分布变化情况及观察肥大细胞是否有脱颗粒现象。尼氏体的化学成分是一种含有铁质的核酸蛋白,是神经元内合成蛋白质的主要部位,当神经元受刺激后,胞体内的尼氏体即显著减少甚至消失。尼氏体的存在和消失反应神经细胞是否受损害。当神经元...
尼氏染色,又称结晶紫染色,是一种常用的细胞染色技术。IHC染色IHC染色,即免疫组化染色,是一种通过化学反应和显微镜技术来检测细胞内特定蛋白质或抗原的技术。这种染色方法在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包括疾病诊断、病理研究以及药物研发等。通过IHC染色,研究人员可以直观地观察到细胞内的蛋白质分布和定位,从而深入...
上一期咱们讲了TUNEL,这一期咱们讲一个特殊染色—尼氏染色。 1. 简介 Franna Nissl (1860-1919) 1892年创立了Nissl染色法,以发现Nissl小体和Nissl变性而闻名。 ●原理 神经元细胞体包括一个具有皱褶核膜的大细胞核、稀疏的染色质和一个明显的核仁。在细胞体中细胞质是尼氏颗粒,...
尼氏染色 尼氏染色 生理心理教研室 一尼氏染色法 尼氏染色法是德国病理学家F.Nissl(1860-1919)于1892年创立的。碱性染料染色,发现神经元胞体中的尼氏体。二神经细胞的尼氏体 尼氏体(Nisslbody):是胞质内的一种嗜碱性物质,广泛见于各种神经元,但其形状大小和数量则各有差异。在...
尼氏染色结果的描述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大小和排列方式。正常情况下,染色体应该呈现出清晰的蓝色,排列在细胞的中央区域。在某些病理情况下,染色体的形态和数量可能会发生改变,比如在肿瘤细胞中,染色体可能会增多或者排列紊乱。 尼氏染色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尤其是对于肿瘤的诊断。通过观察肿...
——一项在神经科学中备受推崇的技术。通过碱性染料的巧妙运用,尼氏染色能够突显神经元细胞质中的尼氏体,揭示出神经元结构的微妙之处。在这期内容中,我们将探讨尼氏染色的原理、步骤及注意事项,助您轻松掌握这一实用技能,为神经科学研究提供更清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