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是改变了世界格局的年代,1972年在中美双方的努力下,尼克松访华,揭开了新时代的序幕。对于尼克松的到来,我们是非常重视的,不仅安排了盛大的欢迎仪式,接待规格更是顶天了,并且,毛主席还亲自接见了他。宴会上,大家围坐在一起喝酒聊天,期间,尼克松说了很长一段“祝酒词”,其中就有这么一句话:“我们...
最后一个成语则是针对尼克松访华时间较短而言,暗语想要在短时内了解中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毛主席将千言万语融汇在十二个字中,这种大智慧只有伟人才能想得出来,墨迹尚未干透尼克松就让人将这幅墨宝收起来,并为他的中国之旅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结 语 中美建交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也寓意另一个时代的...
在访华期间,尼克松与周总理交谈过很多次,他曾经听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说过:“要是你们认为我们难打交道,等你们遇到周恩来时再看吧!”但是在访华期间,尼克松并不觉得周总理是俄国人口中一个强词夺理,无法沟通的人,但似乎也不是一个懦弱好说话的人。周总理在与尼克松谈话中,曾告诉过尼克松:“作为一个掌舵...
尼克松因此高兴地说,他的北京之行改变了世界。此后直到病逝,尼克松都以此为傲,认为是他一生中的一大成就。可是我们知道,中美两国直到1979年1月1日才正式建交,此时离尼克松访华已过去7年之久。尼克松既然看重中美关系,为何没有趁热打铁,在其访华后即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这7年间,中美两国又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回顾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历史时刻,我们不禁为周总理的巧妙应对和深邃智慧所折服。面对美国的核威慑,他不仅没有退缩或妥协,反而以一句妙语让尼克松无地自容,更让中美两国站在了平等的外交起点上。这一事件不仅体现了周总理的个人魅力,更展示了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尊严和底气。而这一切的背后,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
更何况尼克松访华的过程,还做了卫星直播。所以你仔细看照片时,就会发现在这张照片的最右侧,有一个地方被裁掉了。原来,最右边也有一个美方的工作人员。这个人和那张“世界握手”的照片上最右边被裁掉的人,是同一个人,他就是基辛格的书记员温斯顿·洛德。洛德一九五九年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外交学院,一九六...
在尼克松访华前,世人都觉得美国与中国是不可能相互沟通的。毕竟美国在二十年前还吃过朝鲜半岛的亏,说什么也不能与中国交好。可1972的初春,尼克松的访华彻底打破了这冰封了几十年的中美关系!可就在尼克松来华与毛主持与尼克松畅谈的时候,美方随行人员居然在口袋里装了一个微型录音机并暗里录音!这件事在当时究竟...
在这次会面中,还发生了一件趣事,尼克松一句话让年轻的女翻译害羞地低下了头,而周总理却在旁边笑得很开心,这是怎么回事呢?一、国际格局与尼克松访华的背景 20世纪70年代初,世界局势瞬息万变。美苏两极对峙下,美国在越南战场陷入泥潭,国内反战情绪高涨,经济也遭受严重冲击。与此同时,中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周总理对尼克松访华,给予了肯定的态度。此后,尼克松于1972年乘坐专机抵达北京,成为了中美破冰之旅的关键性人物。1976年,尼克松再度访华,而他此行的真正目的就是和伟人见面。尼克松抵京的第二天,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见到了伟人,彼此之间在友好的氛围中开始了交谈。即便当时尼克松已经退居二线,但我方还是以主要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