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文化贡献·孔子在晚年精心整理和修订古代重要典籍·整理和编订了古代文化典籍《诗经》《尚书》《 》《礼》《易》《乐》(编订六经)
孔子晚年修订整理了六部经典著作,被后人称为“六经”,分别是A.《诗经》《尚书》《礼经》《周易》《乐经》《春秋》B.《诗经》《尚书》《礼经》《周易》《论语》《春秋》C.《诗
如此良机,沈桂芬自然不会轻易放过了: 文定知有隙可乘,商之文靖,先授意南城外御史条陈政治,谓:“京师各部院大臣,兼差太多,日不暇给,本欲藉资干济,转致贻误要公,请嗣后各大臣勤慎趋公,不得多兼差使。”越日文靖趋朝,首先奏言:宝鋆与荣禄兼差甚多,难以兼顾,拟请开去宝鋆国史馆总裁、荣禄工部尚书差缺。 时...
凤仪、彦慧两人照片在法国拍摄,当时他们年龄20岁左右。 法部尚书瓜尔佳·廷杰。 1906年,清廷刑部改组为法部,戴鸿慈任首任尚书,官阶正一品。1909年,戴鸿慈转任军机大臣,廷杰接任尚书一职,直至1911年初去世。照片中的廷杰白须冉冉,身着裘皮长袍,尽显华贵。 在欧洲从事表演的车玛。 车玛(Che Mah)1838年出生于浙江舟...
一组晚清大臣的老照片分享给大家,让我们通过这一组老照片,来看看历史上真实的晚清大臣的样貌是怎么样的。这其中有各部的尚书、有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军机大臣,王爷、知县等。 图为1906年,晚清大臣们的合影。照片前排左起:户部尚书铁良、户部尚书张百熙、兵部尚书徐世昌、镇国公载振、刑部尚书葛宝华、工部尚书陆润庠...
阎敬铭在户部尚书任上,大力整顿户部风气,开源节流,将户部治理得井井有条。诚然,阎敬铭没有完全杜绝户部腐败,事实上,贪腐遍地的晚清官场,也绝非阎敬铭一人可以改变,但他还是为朝廷攒了不少钱。到卸任时,阎敬铭一共为朝廷攒下八百多万两白银,折合人民币多达十多亿,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朝廷财政紧张的尴尬,因而被...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九月,清廷成立邮传部,张百熙调任尚书。编制、人员、办公场所、经费等,一切从零开始。其中,新部门的干部选用,诠释了晚清的政治体制和选人用人机制,也折射出即将终结的帝制弊端。 邮传部的编制仿照外务部、农工商部等机构设置,尚书为最高首长,副职设两个,叫左侍郎、右侍郎。日后,中华民国首任总...
董恂是从同治八年六月(1869年7月29日)到光绪八年正月辛亥(1882年3月13日)卸任期间,共有4位满人的户部尚书宝鋆(1862年3月8日—1872年7月16日)、载龄(1872年7月16日—1877年2月19日)、魁龄(1877年2月19日—1878年6月14日)、景廉(1878年6月15日—1883年7月25日)。
光绪二十三年,几个太监在宫外杀死官兵,刑部尚书薛允严格执法,受到光绪皇帝的赞赏,可是不久之后,薛允就被革职调用,儿子也受到牵连,被罚去九个月的俸禄,这其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清朝末年,一切都处于混乱之中。天子脚下,京城之中,治安也相当的混乱。 尤其是一些太监,仗着是皇家奴才的身份,经常三五成群的到街市上,招...
《多情剑客无情剑》是古龙最经典的作品也是一锅粥最喜欢读的小说之一,强烈建议大家去看看,你一定会有收获。好了继续本篇的话题:老爹户部尚书,他是探花,李寻欢何苦辞官入江湖?古龙:晚了灭门。李寻欢的出身是非常好的,如果在仕途上发展应该非常有前景,可是他却辞官不做,踏入江湖,这是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