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3月,中国科大正式创建少年班并招收了第一批21名学生,平均年龄14岁,最小的11岁。经半年预科学习,这21位学生和67位参加过1978年秋季高考招收的少年大学生,合并成一个班,开始了中国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超常教育实践。在当时高考中断十多年的形势下,少年班给正规高等教育的恢复发展和人才意识的唤醒,产生了...
这21个孩子都是人们口中的“天才”,而最为有名的是其中的三个被称为“神童”的孩子,他们分别是宁铂、谢彦波、干政。而这三个神童中名声最响的是宁铂,2岁半能背诵30多首毛主席诗词,6岁学习《中医学概论》,能使用中草药,8岁成围棋高手,熟读《水浒传》,在江西一代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当中科大少年班招...
一个叫尹希的学生,13岁考入少年班,31岁成为哈佛大学最年轻的正教授,打破了华人纪录。而家喻户晓的曹原,14岁进少年班,18岁赴美攻读博士,22岁发现了让石墨烯实现超导的方法,开创了物理学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巨浪之下,有人扬帆,只是更多人消失在浪潮之后。《三联新闻周刊》的一项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科...
虽然在培养模式上,少年班的指导思想是“以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但毫无疑问,少年班本身就是为了选拔、培养出对国家有用的尖端人才,因此,没有哪所中国高校曾为文科神童专门开设过少年班,因为国家需要的是科技精英——他们身上承载的不仅是个人的理想,甚至还有国家的梦想。▲早期少年班的师生。图片来自中...
这些说明,少年班自身也在调整,“天才少年”逐渐转向“正常少年”,“培养栋梁”逐渐变成“因材施教”。少年班或许在努力淡化浓烈的精英化和功利化色彩,在降低自己的调门。这是一种客观使然,神童叙事已逐渐被摒弃,少年班也不得不适配整体的社会认知。当然这对少年班本身也是好事,逐渐调整自己的定位,把自己当作...
此前,看高二的“小孩哥”们接受采访时,一不小心就被“凡尔赛”了一把,有说中科大少年班也不一定是神童的,也有说2024年中科大的校测很轻松的,还有说自己从小就很佛系,一点都不爱卷的。而12岁的初三男孩刘尧则表示,自己之所以要报考少年班,主要考虑到可以不用上高中三年,因为他已经自学完高中数学和英语。...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自1978年3月9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了第一个少年班之后,越来越多的“神童”涌入公众的视野。 然而四十多年之后,这些少年班的学生渐渐消失匿迹。他们本是受众人追捧的天之骄子,却最终难逃平庸的命运,令人不由得唏嘘不已。
很多人也许不知道,中国科大少年班悄悄度过了自己的四十周年。 提到少年班,我们总是会联想到“神童”,四十年前的 1978 年 3 月 9 日,来自全国范围内的 21 名少年被选拔进入中科大,成为中国首个少年班大学生。最大的 16 岁,最小的 11 岁。他们...
普通本科和“少年班”式天才,谁更有优势?我的答案是:平分秋色。少年班 少年班,入学即准研究生,妥妥的“神童”。“少年班”读完就是硕士学位,令人羡慕!能够在全国性选拔中突围而出的考生,综合素质那是相当强悍的!然而,这样的培养机遇那是稀缺资源,西安交大“少年班”一届在全国收约200个学子,其他学校...
提到少年班,我们总是会联想到“神童”,四十年前的1978年3月9日,来自全国范围内的21名少年被选拔进入中科大,成为中国首个少年班大学生。最大的16岁,最小的11岁。他们当年被称为“知识荒原上的少年突击队”,更经常地,是被称为“神童”。 毫无疑问,“少年班”见证了重新重视知识与人才的改革年代。当年继中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