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尿可能是因为喝水少、出汗多、腹泻、肾小球肾炎、尿路结石等原因导致的,需要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若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且伴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1.喝水少:水分严重摄入不足,肾脏为保功能减少尿液生成致少尿。应先少量多次喝温开水,每次100-200ml,半小时一次,后渐增量,也可喝淡盐水,每天保...
少尿是指24小时内排尿量明显减少,通常少于400毫升。多尿是指24小时内排尿量明显增加,通常超过2500毫升。具体内容如下: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24小时内排尿量约为800至2000毫升。当尿量明显减少时,可能是由于肾脏异常、尿路梗阻、脱水、休克等原因引起。常见的导致少尿的疾病或情况包括肾结石、尿路感染、药物副作用、严重...
少尿主要是指24小时尿量小于400ml。 少尿临床上较为常见,人的正常24小时尿量是1000-2000ml。当24小时尿量小于400ml,或每小时尿量小于17ml时,可能就是少尿。可能是因为平时喝水过少而引起,但患有泌尿系统或者尿路出现炎症以后也可能会出现少尿,也会伴随着身体乏力,腹部疼痛等症状,如果不尽快接受治疗,容易产生其他并发...
少尿一般是指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左右。 因为正常人每24小时尿量大概为800ml-2L之间,如果每天排尿量少于400ml左右,那么就要高度警惕排尿量比较少。 排尿的量少,可能为生理因素,也可能为病理因素。生理因素要考虑是因为长期久坐、久站,不爱活动,或饮水量过少,摄入食物水分量过少所致。而病理性的排尿量少,通常要考...
少尿一般是指24小时的尿量小于400毫升。少尿常见的原因如下:一、肾前性病变,常见于大量失血,或者失液的病人。由于肾脏滤过的血液减少,所以尿液生成量也相应减少。二、肾脏病变,常见的是急性肾功能衰竭或者是尿毒症患者。由于肾脏滤过功能受损,所以导致体内水分无法通过肾脏进入到尿液中引起尿液生成减少。三、肾后性因素,常见的有尿道结石或者男性前列腺增生,导致尿路梗阻,这种情况尿液储存在膀胱里面无法及时排出。
少尿和无尿可以是多种不同疾病或情况的表现,常见的原因包括脱水、药物、急性肾损伤、急性肾衰竭、慢性肾病进展至末期等,具体可咨询医生。 1、脱水:脱水是最常见的少尿原因之一。当身体失去过多的水分,肾脏会减少尿液的产生,以保留体液。这可能是由于热天气、剧烈运动、呕吐、腹泻等导致的。 2、药物:一些药物,特别...
少尿是指24h内尿量少于400ml,或者每小时尿量少于17ml。 正常人每日尿量在500-2000ml之间,根据摄入水分的不同,尿量也会有所变化,但每日尿量少于400ml就可称为少尿。如果偶尔出现一次少尿,可能是由生理性因素引起的,如饮水较少或者是排汗较多,这些情况可使尿液的生成量减少,从而导致少尿。若长期或频繁出现,多可能是...
24小时尿量为少尿的简介:24小时尿量少于400毫升一般称为少尿,正常人的24小时尿量有一个比较正常的范围,大约是1000-2000毫升,平均1500毫升,可能是由于饮水较少或皮肤蒸发水分较多,天热时会出现少尿症状,由于肾小球滤过率减少,会出现24小时尿液少于400毫升的现象,如果存在肾脏方面的疾病等也有可能导致出现少尿的问题,比...
少尿是指24小时总排尿量少于400ml或1小时排尿量小于17ml。临床上导致少尿原因包括生理性原因和病理性原因,如饮水少或高温工作时间过长,排尿量必然减少,这属于一种生理状态,只需多饮水,少尿症状便可得到有效缓解;此外,肾脏本身表现出问题也会导致少尿,如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结核以及肾脏肿瘤等,导致肾功能下降或肾功能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