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距紫堇,中药名。为罂粟科植物小距紫堇Corydalis appendiculata Hand.-Mazz.的块根。分布于四川西南部至云南西北部。具有散瘀,止血之功效。常用于劳伤瘀血,月经不调。入药部位 块根。性味 味苦,性寒。归经 归肺、肝经。功效 散瘀,止血。主治 用于劳伤瘀血,月经不调。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采集加工...
1、散瘀 小距紫堇具有散瘀的功效,能够用于治疗劳伤瘀血、跌打损伤等引起的淤血症状,有助于缓解疼痛和恢复受损组织的正常功能。 2、止血 小距紫堇含有的一些活性成分,具有止血效果,可以用于治疗出血性疾病或症状,如咯血、吐血等。 3、调节免疫 小距紫堇能够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增强机体的抵抗力。适当使用小距紫堇可以提高...
小距紫堇 小距紫堇用于散瘀;止血。主治劳伤瘀血;月经不调。 【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补编》。 【拼音名】Xiǎo Jù Zǐ Jǐn 【英文名】all-grass of Appendiculate corydalis 【别名】小草乌、雪上一枝蒿。 【来源】 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小距紫堇的块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ydalis appendicu...
中药材:小距紫堇小距紫堇药材名称小距紫堇 拼音Xiǎo Jù Zǐ Jǐn 英文名all-grass of Appendiculate corydalis 别名小草乌、雪上一枝蒿。 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补编》。 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小距紫堇的块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ydalis appendiculata Hand. Mazz.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洗...
小距紫堇系,茎生叶二至三回三出分裂或稀三回羽状分裂;花蓝色、紫色或黄色。本系概述 中国植物志>> 第32卷 >> 罂粟科 Papaveraceae >> 紫堇属 Corydalis 小距紫堇系 Ser. Appendiculatae C. Y. Wu et H. Chuang Ser. Appendiculatae C. Y. Wu et H. Chuang in Act. Bot. Yunn. 6 (3):...
【原形态】小距紫堇 多年生草本。高15-30cm,无毛。块根纺锤形,长5-30mm,常数个成束。茎直立,不分枝,稀上部略分枝。基生叶具长4-11cm的细柄;叶片轮廓圆形,二回三出羽状分裂,末回裂片倒卵形;茎生叶互生,无柄至具短柄,叶片亦为二回三出羽状分裂,末回裂片披针形至条形。总状花序顶生,长4-10cm,疏列数花;苞片...
小距紫堇 【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补编》。 【拼音名】Xiǎo Jù Zǐ Jǐn 【英文名】all-grass of Appendiculate corydalis 【别名】小草乌、雪上一枝蒿。 【来源】 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小距紫堇的块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ydalis appendiculata Hand. Mazz....
小距紫堇,一种无毛的草本植物,通常以丛生的方式生长,高度在15至30厘米之间。其根部是多丛的,呈纺锤形至长圆状,肉质且增粗,长度可达0.5至3厘米,直径约3至5毫米,一端逐渐变细或突然变细,颜色为褐色,有长短不等的柄。茎部由1至7条组成,不分枝或仅在上部有1至2个分支,上部叶片茂密,...
小距紫堇,一种源自罂粟科植物的药用植物,以其根部为主要部分被用于医疗领域。它的主要功效在于凉血散瘀,对于女性的月经问题尤为有效,能够调经止血,缓解行经时的腹痛,对于经闭和崩漏带下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小距紫堇的苦寒性味让它在中医中归属于肺、肝二经,其内服剂量建议为9到12克,通常采用水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