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小蓑蛾的护囊相对较小,且呈明显的纺锤形,形似“钉螺”。据报道,上世纪中叶,茶小蓑蛾在浙江、湖南和安徽等地曾是茶树重要害虫之一,在浙江杭州每年可造成茶叶减产10%~50%,严重时可造成茶叶无芽可采。1996—1997年,在江西省万年县滨湖地区,连续2年内有近66.7hm...
小蓑蛾的防治 小蓑蛾又名茶蓑蛾、布袋虫、避债蛾等,属鳞翅目,蓑蛾科。小蓑蛾食性杂。主要危害茶、梨、苹果、柑桔、桃、李、杏、枇杷、葡萄、龙眼、榆、法国梧桐、白杨等多种林木和果树,成为果区和林区严重的暴食性害虫之一。 以幼虫食叶,咬叶成孔洞和缺刻,数量多时可将叶片全部吃光,仅存秃枝,重则全树枯死...
小蓑蛾是一种昆虫,其学名是Cryptothelea minuscala Butler,属于昆虫纲下的鳞翅目,具体科名为蓑蛾科。这种蛾类昆虫在生物学分类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它们的主要活动对象是各种花卉和观赏植物,包括但不限于茶花、梅花、芍药、牡丹、月季、玫瑰和蒲桃。小蓑蛾的为害行为独特,初生的幼虫会利用风力散布,它...
在繁殖阶段,小蓑蛾的卵形制独特,呈椭圆形,色泽米白,如同一颗颗微型珍珠。蛹体的颜色则是淡雅的乳白色,形态上像一个纺锤,静静地等待羽化。令人称奇的是,蛹的护囊长达约10毫米,外表附着着细碎的叶片和枝皮,增添了一层自然的装饰。在囊口附近,还有一条丝线,可能是用于固定或保护的结构,这无...
小蓑蛾形态雄蛾黑褐色,体长4毫米左右,后翅底面银灰色,有光泽。雌蛾蛆状,体长6~8毫米,头咖啡色,体米白色。卵椭圆形米色。幼虫淡黄白色,体长5.5~9.0毫米,中、后胸背板各分成4个黄褐色小块,腹部第8节背面有褐点两个,第9节有4个。护囊近圆锥形,长7~12毫米,囊外贴满有茶叶细末叶片,内壁丝质灰白。
“小棉花团”是小蓑蛾 台海网10月26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李立宇 许惠蓉 实习生 瑞福)昨天上午,市公路局养路绿化科林副科长告诉记者,环岛路“一国两制”路段上的树为黄槿树,树叶上的“小棉花团”就是小蓑蛾。 林副科长说,由于现阶段处于小蓑蛾的生长期,环岛路绿化带上的其他树种也曾被感染过。上个月,相关...
茶小蓑蛾除茶小蓑蛾护囊小难采除外。(1)进行茶园管理时,发现虫囊及时摘除,集中烧毁。(2)注意...
小蓑蛾又名小袋蛾、小背袋虫。分布于广东、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和台湾等省(自治区)。寄主除危害柑橘外,还危害茶、梨、苹果、桃、李、杏、枇杷、葡萄、龙眼、榆、法国梧桐、白杨等多种果树和林木。
平均181粒,孵化率为99%。幼虫晴天日间多在叶背,黄昏到清晨或阴天则在叶面取食。幼龄时食叶肉,留下一层表皮,形成透明斑点;三龄以后食成许多小缺刻,有时啃食枝梢和幼果果皮,致果实畸形,影响品质或引起落果。幼虫老熟后吐出长约10毫米的丝索,将护囊上口封闭,并悬挂在树枝上,转而化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