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舌系(学名:Ser. Albescentes Ling)是菊科、紫菀属下一系。形态特征 总苞倒锥状或钟状;总苞3-4稀5层,覆瓦状排列;边缘宽或狭膜质,或干膜质,背面草质或有时革质,花托有繸状突起;花柱分枝附片三角形或披针形;冠毛白色或稍带红色,约与管状花等长,1层或外层有短毛或膜片;瘦果扁或多角形,被密疏...
糙叶小舌紫菀产于云南的西北部(大理)及四川的西部(会理),属于双子叶植物纲 形态特征 灌木,高30-180厘米,多分枝;老枝褐色,无毛,有圆形皮孔;当年枝黄褐色或有时灰白色短柔毛和具柄腺毛,有密或疏生的叶。叶卵圆、椭圆或长圆状,披针形,长3-17厘米,宽1-3稀达7厘米,基部楔形或近圆形,全缘或有...
小舌紫菀-柳叶变种(学名:Aster albescens (DC.) Hand.-Mazz. var. salignus Hand.-Mazz.)是菊科紫菀属植物。产于四川、云南西部及北部。海拔1900-3900米,常见。也分布于印度北部。形态特征 叶长椭圆状披针形,长7-17厘米,宽1.5-4.5厘米,基部渐狭,顶端渐尖,下面沿脉或有时全部被褐色短毛,有腺点;...
长毛小舌紫菀(Aster albescens (DC.) Hand.-Mazz. var. pilosus Hand.-Mazz.),菊科,紫菀属植物。国内分布与川,滇,藏地区。形态特征 叶长圆披针形,长4-9厘米,宽1-2厘米,下面沿中脉或全部被白色疏长毛,上面被疏糙毛,叶面平;总苞片外层被疏毛;瘦果被长密毛。生长环境 长毛小舌紫菀常见于海拔2800-...
小舌紫菀,又叫紫灵芝,为菊科紫菀属灌木植物。 它的名字来源于《本草经》,被誉为花中之王,广泛分布在我们陕西南部、云贵川等地,叶子卵圆、椭圆或长圆状披针形,头状花序多数在茎和枝端排列成复伞房状,管状花黄色。 它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天上有一位名叫紫菀仙子的仙女,对人间的花草树木情有独钟,便化身为一朵...
腺点小舌紫菀(Aster albescens (DC.) Hand.-Mazz. var. glandulosus Hand.Mazz.),菊科,紫菀属植物的一种。形态特征 叶卵圆形或卵圆至长圆状披针形,长4-10厘米,宽1-2.5厘米,下面有密腺点,仅沿脉稍有褐色的短毛。显然与上一变种接近,但叶较小,多腺点,毛茸也不同。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1900-3900...
白背小舌紫菀(Aster albescens (DC.) Hand.-Mazz. var. discolor Ling),菊科,紫菀属植物。形态特征 叶椭圆状披针形,长2-3.5厘米,宽0.5-1厘米,上面近无毛,下面被平贴的日色茸毛;外层总苞片卵圆形,有短毛或近无毛,内层宽几达1毫米。产于四川西北部(松潘)。海拔2400米。与银鳞紫菀 (A. argyro...
小舌紫菀-椭叶变种 小舌紫菀-椭叶变种是菊科紫菀属的一种植物,产于四川西部和西北部(松潘、茂理、康定、黑水、汉源等)、甘肃西部(西固)。海拔2400-3100米。物种简介 叶椭圆形或长圆形,长3-7厘米,宽1-3厘米,基部宽楔形或圆形,下面被白色或灰白色密茸毛或棉毛;总苞片外层卵圆形,被疏茸毛。
叶卵圆形或卵圆至长圆状披针形,长4-10厘米,宽1-2.5厘米,下面有密腺点,仅沿脉稍有褐色的短毛。产于西藏的南部及东部(亚东、打格章、格西卡、波密、然乌等)、四川西部及西南部(德格、察瓦龙、太宁等)、及云南的西北部(维西、德钦等)。海拔1900-3900米。物种简介 叶卵圆形或卵圆至长圆状披针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