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獐毛,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小獐毛Aeluropus pungens (M. Bieb.) C. Koch的全草。分布于甘肃和新疆。具有清热,利尿,退黄之功效。常用于急、慢性黄疸型肝炎,肝硬化腹水,胆囊炎。形态特征 多年生,具向四周伸展的匐枝。秆直立或倾斜,高5-25厘米,花序以下粗糙或被毛,节上通常无毛或可被柔毛,基部密生...
小獐毛 小獐毛为禾本科植物小獐毛的全草,清热,利尿,退黄,主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黄疸型肝炎,肝硬化腹水,胆囊炎。 「拼音名」Xiǎo Zhānɡ Máo 「别名」马胖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小獐毛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eluropus pungens(M.Bieb.)C.Koch[Poa pungens M.Bieb.;Aeluropus littoralis...
小獐毛,一种具有独特名称的植物,以其拉丁学名Aeluropus pungens (M. Bieb.) C. Koch而闻名。在维吾尔语中,它还有一个亲切的别称——艾斋味克,体现了其在不同文化中的多样性和地方特色。小獐毛归属于禾本科,这是植物界中一个广泛且重要的科,拉丁名Gramineae概括了其科内的植物特征。禾本科的植...
小獐毛,学名Aeluropus pungens,首次由M. Bieb. 在1848年的Linnaea期刊21卷408页中被记录。在Tzvel编写的植物志As. Centr. 4:129中也有提及,并在Fed. Poac. URSS 621中被进一步确认。它的最早描述可以追溯到Poa pungens M. Bieb. 在1800年的"Beschreib. Land. Zwisch. Fluss. Terek. u. ...
密穗小獐毛 密穗小獐毛,别名薇药獐毛。多年生草本,高10—30厘米。叶片扁平或先端内卷如针状。圆锥花序穗状,小穗卵形。产奇台、额敏、塔城、若羌、新和、英吉沙、和田、墨玉等地。是盐碱地放牧的优良饲草。
小獐毛,又名马胖草,是一种在传统中医药中应用广泛的药材。它具有清热、利尿、退黄的功效,对于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黄疸型肝炎、肝硬化腹水和胆囊炎等疾病有显著疗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疾病困扰,其中一些疾病需要及时治疗。小獐毛作为一种中药材,其独特的药理作用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小獐毛的功效与作用 病情描述: 小獐毛的功效与作用 医生回答: 小獐毛的功效与作用是清热、利尿和退黄,一般用于治疗急、慢性黄疸型肝炎,肝硬化腹水,胆囊炎。一般需要煎汤内服,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在治疗的过程当中还需要吃一些高营养的食物,也应密切关注身体的健康状态,多吃一些比较油腻的食物,因为有可能会...
小獐毛以其良好的适口性,受到各类家畜的喜爱。无论是马、牛,还是羊,它们都倾向于食用小獐毛,特别是马和牛,对它的利用优于羊。羊特别偏爱在开花前嫩枝叶阶段的小獐毛,尽管开花后草质有所降低,但仍被广泛采食。冬季,即使在严寒中,小獐茅的部分枝叶也能留存,成为家畜冬季草场的重要食物来源。
这篇文章描述的是小獐毛的形态特征。首先,小獐毛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它的秆可以是直立的,也可能稍微倾斜。在秆的基部,可以看到鳞片状的叶片,这些叶片通常会分出多个分支。其生殖枝的高度范围在5到25厘米之间。叶片的特点是扁平或内卷,长度在0.5到6厘米之间,宽度大约为1.5毫米。小獐毛的花序...